(通讯员 蔡敬玉 王泽)在庄严而充满希望的开学季,军户农场学校的操场上,上千名学生整齐列队,目光灼灼。军户农场司法所所长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意义深远的“开学法治第一
课”。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本次课程以“爱国与法治”为核心,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国家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在新学期的起点上,筑牢成长之路的法治基石。
课程伊始,所长以“今年9月3日是什么日子”提问切入,带领大家回顾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强调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重要性。他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结合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所长详细讲解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学习党史、国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旗、国徽、国歌尊严等。通过真实案例——如网络主播篡改国歌被处罚、国家领导人珍视国旗的行为,以及英雄人物黄继光、钱学森、王伟等的感人事迹,生动阐释了“爱国”二字沉甸甸的内涵。
紧接着,课程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所长以亲身12年军旅经历,与同学们互动复习军训动作,强调国防教育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他特别指出,作为兵团子女,更应具备“兵”的意识,增强国防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内稳定发展的对比,以及篮球运动员胡金秋“为国出战不辛苦”的真情流露,所长鼓励同学们认识到:英雄不只在战场,更在平凡岗位的坚守与奉献中。
课程第三部分聚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相关条款。所长指出,新法对校园欺凌行为明确了法律惩处与矫治教育措施,并对屡教不改的未成年人依法执行拘留,破除“法不责幼”的误区。他郑重提醒学生,校园欺凌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呼吁大家坚决抵制欺凌,及时报告求助。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如压岁钱购买文具、未成年人大额消费效力等——变得通俗易懂。所长以有奖问答形式巩固知识,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互动中深化了对法律的理解。
课程尾声,全体同学齐声高呼“爱国有责,守法正行”,铿锵誓言回荡校园。所长寄语大家:爱国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遵守校规、认真学习做起,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这堂“开学法治第一课”不仅是一节普法课,更是一节思想启蒙课、价值引领课。它将军垦精神、爱国情怀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为孩子们新学期的成长注入了法治的力量与温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