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新闻  >   师市新闻

第六师综治中心 “三起纠纷 三种解法 ”守护百姓权益

  • 发布时间:2025-09-05 16:24
  • 浏览次数:
  • 来源:司法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通讯员 黎茵 马兰花)近日,师市综治中心连续成功化解三起不同类型矛盾纠纷,从交通事故赔偿到商铺欠费再到欠薪维权,人民调解员运用灵活多样的调解方法,做到“快、准、暖”,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11.6万元,有力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车祸理赔:背靠背调解解心结 

李某骑着三轮车与高某驾驶的小型客车相撞,造成车辆受损、李某肋骨骨折。事故认定高某全责,且其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然而,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与李某就赔偿金额分歧较大,情绪一度紧张。

师市综治中心受理后,人民调解员采取“背靠背”方式,分别与三方沟通。面对当事人的激动情绪,调解员始终轻言细语、耐心劝导,既讲法律规定,也谈人情道理。几番劝说后,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在48小时内收到全额赔偿款共计2.1万元,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感慨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起案例体现了调解的温度与速度,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避免了矛盾升级,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商铺欠费:面对面协商化干戈 

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商铺出租给某工程有限公司,后者因经营不善,拖欠租赁费、物业费和暖气费近6万元。双方协商无果,矛盾愈演愈烈,最终申请至师市综治中心进行调解。

人民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了解到承租方经营困难的实际情况后,决定采取“面对面”调解方式,让双方直接对话。在调解员的正确引导下,双方换位思考,最终达成“分期支付+部分减免”的和解协议,涉及金额5.5万元,并同步完成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

面对面调解不仅缩短了沟通距离,也让双方在互谅互让中找到共赢点。司法确认更给协议加上了“安全阀”,有效防止反复。

讨薪维权:九天速解暖人心

2025年8月11日,孙某来到师市综治中心求助,称唐某雇佣其在承包工程中干活,但工程结束后4万元工钱迟迟不付。人民调解员立即展开工作,多次耐心沟通,从法律和道义两方面劝导唐某。

经过几轮努力,双方终于坐到一起,和和气气地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握手言和。从受理到解决,仅用了9天时间。

该案充分体现了调解的“快”与“准”,在最短时间内为劳动者讨回了公道,避免了矛盾激化,彰显了师市综治中心化解纠纷的高效能力。仅用9天时间促成双方和解,为劳动者及时讨回公道。

三起纠纷,虽然类型不同,但都通过人民调解员的及时介入、灵活运用多种解纷方法快速化解,不仅体现了师市综治中心“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就地化解”的工作理念,更通过灵活运用不同调解方式,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调解不仅是法律问题的解决过程,更是情感的修复与关系的重建,它用柔性的力量守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第一道防线”,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