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新闻  >   师市新闻

深化邻里纠纷调解服务 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 发布时间:2025-10-30 17:27
  • 浏览次数:
  • 来源:司法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通讯员 庞淑萍)远亲不如近邻,和谐邻里关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为有效预防与化解邻里纠纷,人民路街道司法所坚持“源头预防、调解优先”的原则,将调解服务延伸至社区楼栋,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营造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一、聚焦源头预防,织密邻里“和谐网”  

坚持“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构建邻里和谐的预警防范体系。一是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结合“民法典宣传月”“社区邻里节”等活动,深入小区、楼栋,针对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噪音污染、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例如,通过讲解“房屋漏水导致财物损失应依法赔偿”等典型案例,明确权利义务,提升居民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二是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在居民中培养一批热心公益、通晓人情的骨干,让他们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邻里矛盾的“信息员”和纠纷调处的“辅助员”。

二、强化多元调处,畅通化解“快车道”  

整合资源,建立便捷、高效、包容的邻里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针对因装修、宠物饲养、房屋漏水等常见问题引发的纠纷,建立“社区+物业+司法所+派出所”联动调解机制。近日成功调解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调解员第一时间上门勘查,组织双方协商,并依据《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引导当事人合理确定赔偿方案,最终促成互谅互让、握手言和,有效修复了邻里关系。居民不仅可到社区、街道当面申请调解,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反映问题。调解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上门调解”等方式,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提升纠纷化解效率与温度。

三、突出机制引领,弘扬睦邻“新风尚”  

人民路街道司法所通过常态化普法、精准化调解、多元化参与,不断夯实基层善治根基。以真实案例为引导,倡导互谅互让、依法解决的邻里文明新风,推动“陌邻”变“睦邻”。

邻里一家亲,和谐靠大家。我们呼吁每一位居民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共同建设更加温馨、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