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新闻  >   师市新闻

五家渠市:聚焦“十大产业集群” 法治护航文旅产业行稳致远

  • 发布时间:2025-09-01 19:46
  • 浏览次数:
  • 来源:人大
  • 字体: [ ] [ ] [ ]
  • 分享:

去年8月,自治区党委将文旅产业纳入新疆“十大产业集群”,新疆的文旅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了加快推进五家渠旅游城市目标建设,今年五家渠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旅游“一法一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组听取了市政府及8个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青格达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21个旅游主体实地查看,发放300份调查问卷,与文旅集团、旅行社等旅游经营主体,旅游人群开展座谈6场次,客观全面地掌握了行业情况,以法治力量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文化润疆”“旅游兴疆”在兵团六师成效显著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聚焦“游在新疆、吃住在兵团”的文旅发展定位,以“景城一体、三城同创”为抓手,以培育壮大“边塞明珠 亮剑之师”文旅品牌为重点,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积极融入旅游兴疆战略,为建设旅游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突出规划引领。出台《第六师五家渠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等6部规划,构建"一核两带四区"旅游发展格局。完善基础设施。投资5.17亿元完善青格达湖景区、盘活体育公园、打造20个"百连示范工程"连队、建成53.26公里"四好农村路",推进五家渠-乌鲁木齐机场等4条公路建设。丰富产品业态:四季游(郁金香节、荷花节、观鸟节、冰雪节)初具规模;新疆兵超、六国拳赛等赛事出圈;推广"农耕文化+采摘体验+民宿"特色乡村游;打造吃、喝、玩、乐、购为一体的夜间消费综合体;举办5场餐饮大赛、25场抖音探店直播。2025年五一接待游客25.3万人次(同比+78.71%),排名兵团第一。强化推介宣传。郁金香节期间央视频刊发短视频5期、直播1期,4次登央视新闻频道,荣登全国热搜榜单,抖音话题播放超1000万次,全平台曝光超5300万次。加强服务监管。多部门形成"1+1+N"执法体系,年度开展旅行社整治2次、购物场所治理3次、安全检查3次、应急演练10场;受理投诉169件,查处案件13起,挽回损失33.7万元。

二、聚焦短板弱项,深挖问题根源

六师五家渠市文旅业发展提速增效明显,但与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综合协调体制机制运行不到位。旅游主管部门(文旅局)与其他相关部门(如发改、交通、住建、农业等)在旅游发展中的职责边界不清晰。旅游规划落地、项目建设、应急处置等方面,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对协调机制运行效果和各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缺乏监督、评估和考核。治理能力不够强。市场秩序需规范,存在不合理低价游、欺诈消费等现象。投诉机制不健全,热线单一,效率低。安全监管不能满足新形势新要求。旅游精品供给较少。与师域外旅游资源融入不够,六师五家渠市位于新疆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乌昌石城市群,但没有完全融入“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建设和旅游兴疆工作大格局中,与兵团“游在新疆 吃住在兵团”发展定位尚有一定差距。师域内产业链条拓展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大多处于观光经济、景区经济阶段,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系统集成不够,研学培训、户外运动、露营、民宿等旅游新业态标准不统一,淡季旅游、夜间消费、旅游购物等二次消费占比较低。师市人均旅游消费与自治区、兵团、昌吉州等相比分别低883元、170元、200元。独特的军垦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缺乏核心竞争力。文旅创意产品开发利用、市场推广与产品销售之间没有形成闭环。观光游客多,度假游客少,停留时间短,消费没有大的增加。旅游服务保障不到位。多元投入机制不健全,仍存在依靠政府投入,不重视市场运营的思维。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旺季时,交通堵塞、景区设施(停车场、厕所、充电桩等)不足。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景区、酒店及旅行社服务意识不强,部分旅游从业者、附近摆摊的职工群众法治意识淡薄。餐饮业缺乏特色,没有知名品牌,文化赋能不足,餐饮大赛获奖作品“青湖鱼宴”“军垦第一宴”没有市场化运作。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源供给不足,人才引进、培育、选用的良性机制还未形成。

三、精准施策发力,狠抓整改落实

检查组深入一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提出四点建议:进一步提高站位,凝聚发展共识。抓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旅游经营者及从业者的普法培训,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抓住机场路即将通车、S21穿城而过等机遇,科学制定《第六师五家渠市“十五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用好青格达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国字号”金字招牌,把文旅产业做成企业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进一步提升师市文旅产业的治理效能。加强对文旅产业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完善旅游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实现旅游业从单一部门管理向以旅游主管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破坏旅游设施、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遏制拉客、宰客、随意抬价等不正当经营行为。健全旅游高峰应急预案处置措施,优化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机制,提升应对大客流、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旅游精品有效供给。转化理念,发展全域全季度假游。打通部门-团场-企业资源通道,推动活动共办、线路共推、品牌共建。围绕“延链、补链、强链、育链”,打造“农文旅体康”融合产业体系,挖掘“商、养、学、闲、情、奇”等周边地区“人无我有”的爆款产品。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兵团精神和六师文化。打造兵团“特色美食”城,使“游在青格达,吃在五家渠”的愿景落实落细。进一步兵地融合,深挖自身优势。切实发挥青格达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准噶尔文旅公司“链主”作用,依托自治区旅游发展的辐射力,在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寻求“共建共享共融”发展路径,如江布拉克与一万泉共同成功申报国家 AAAAA景区。争取援疆省市支持"精品创建"项目,如山西援建六师打造《生命如歌》《扎根》等6部舞台剧,弥补六师文旅融合品质短板。另外,在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创新推介等方面仍需加强。

唯有以法治护航,以实干作答,方能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六师五家渠市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五家渠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的原则,对整改建议开展动态跟踪,确保措施落地见效,为师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旅动能,为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