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原红娟)2025年7月29日,在短短两小时内,“奇乐融融”调解室工作人员上演了一场高效的“矛盾化解接力赛”。该调解队伍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连续成功调解三起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生动诠释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在侵权损害赔偿纠纷现场,工作人员了解到,打瓜种植户张某购买了辖区农资店的一种灭菌农药,使用后致使打瓜叶片受损。基于该事实,工作人员聚焦该纠纷焦点,组织相关技术员进行实地查看和评估,同时,运用释法明理的方式引导当事人理性协商,最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双方就补救方案和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协议,纠纷得到彻底化解。
调解室的另一边,哈萨克族务工居民且某在辖区饭馆打工期间,因经常性饮酒而耽误工作,为此饭馆老板欲要辞退且某,遭到且某强烈拒绝,双方遂发生纠纷。工作人员闻讯快速了解事实,厘清劳务关系,并援引相关法律法规,向双方解释法律责任和后果。同时,结合同类成功案件进行释法说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高效调解,且某承诺不再饮酒,雇主则表示不再解雇他。
而后的定金之争,农户王某在辖区农机店购买农机配件,双方约定,王某交一部分定金可拿走配件,配件款按照约定期限支付。王某在后期使用农机过程中发现农机存在产品质量问题,要求农机店退款,遭到对方拒绝,双方遂产生纠纷。调解员根据案件事实,迅速捕捉纠纷“症点”,精准剖析法律关系和责任过错,经过半个小时的耐心沟通,最终促成纠纷双方达成一致,农机店老板如数退还了农户王某的定金。
两个小时,三场调解,不仅是效率的见证,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司法行政服务为民的生动缩影。
司法所负责人李新来表示:调解工作核心在于“抓早抓小”,及时介入才能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升级。近年来,该司法所持续深耕调解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各级培训,不断深化调解员专业能力,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3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连),矛盾就地化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