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司法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师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师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将法治工作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法治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党对法治建设领导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召开师市党委全面依法治师市会议,审议通过《师市党委全面依法治师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行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落实。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规范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组织各单位(部门)77名第一责任人述法,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梳理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对师市26个行政部门和14个团场(镇)进行法治督察,整改履行法治建设不到位等问题12类。三是规范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结构运行。召开师市党委全面依法治师市委员会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工作小组会议,深入推动团场(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规范化、实质化运行,着力研究解决法治领域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
(二)坚持强基固本,加快法治社会建设步伐
一是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制度化,开展宪法宣传21场次,发放资料15000余份(册)。印发《师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行业部门开展普法活动823场次,覆盖人数3.8万余人次。开展“法治六+N进”活动,利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法治节点,开展法治宣传2400余场次,覆盖群众9.1万余人次。二是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以法治大培训和法治大宣讲为抓手,印发《师市2021-2022年冬季法治大培训实施方案》,投资300余万元,开展法治大培训1160期,覆盖职工群众6.17万余人次。聚焦职工群众法治需求开展法治大宣讲908场次,覆盖职工群众13.1万人次。创办“逢六说法”法治直播间、自编自导预防养老诈骗微电影《较量》,浏览量突破16万人次。三是持续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创建。印发《民主法治示范连队(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法治创建工作。奇台农场三十里大墩社区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公示名单。原有四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连队(社区)”全部通过复验保留命名。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全师遴选“法律明白人”796人,规范管理实现基层各连队(社区)全覆盖,打造一支职工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
(三)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助推依法行政迈上新台阶
1.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锻造法治化执法队伍。全年开展监督检查21场次,抽查执法案卷88本,各部门自查案卷214本,以“问题整改清单”形式反馈问题121条。发放实务用书463本。办理全国统一制式行政执法证件1318本,清理收回执法证件454本,开展各类培训297场次,参训22804人次。贯彻落实兵团办公厅《关于规范行政裁量基准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等10个执法部门适用了国家、自治区、兵团制定的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
2.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2022年,收到各类征求意见共计51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共计63条;共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提出修改性意见23条,正式以师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形式发文1件,备案2件。审核师市对外签订的对外协议2件,提出意见建议12条。
3.依法开展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师市于2022年8月1日集中行政复议权以来,师市司法局作为师市行政复议机构,承接师市行政复议职权,依法承办师市行政复议事项;成立了第六师五家渠市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2022年,师市司法局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件,受理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6件,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四)聚焦人民群众期盼,打造社会治理法治新模式
1.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 筑牢社会稳定和谐“第一道防线”。一是完善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强化司法所、调委会及专职人民调解员月排查和敏感节点排查相结合的常态化排查机制,共排查纠纷1148次,预防纠纷1272件,做到发现在小,预防在早,化解在先。二是健全重点领域纠纷排查化解。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时段,有针对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共开展摸排行动1126场次,摸排线索994条,有效变调解为预防。
2.健全多元解纷机制,引导参与多元解纷。师市司法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将“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多元化解纠纷,陆续出台访调、公调、诉调对接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内容、范围和程序以及对接方式,制发对接法律文书,成立对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指导、推动以人民调解为中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同时,在部分公安派出所设立了派驻人民调解室,在各垦区法院、各团场信访部门、师团17个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安排专职人员调解员参与多元化解,引导专职人民调解员以诉调、公调、访调对接方式参与化解诉调对接案件1184件(五家渠垦区法院757件、芳草湖垦区法院225件、奇台垦区法院202件),公调对接12件,访调对接10件,使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54%,有效减了群众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
3.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发展。一是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性法律服务行动及“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品牌服务活动。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8件。二是持续开展民营企业免费法治体检活动。免费对民营企业法治体检4场次,体检民营企业106家。三是完善公证办理服务制度。将“服务承诺”等便民制度公开公示。受理各类公证事项1397件,其中办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1094件,上门服务146件。四是送法到田间地头和企业。现场指导职工群众签订买卖合同128份,提出法律建议56条,审查各类合同490份,办理相关公证事项371件。五是积极发挥律师法律服务职能。积极发挥律师法律服务职能,组织律师参与信访值班34天,解答咨询27人次,组成律师宣讲团,开展法治宣传讲座37期。进一步规范律师管理。对公职律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做好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年度考核。辖区48名执业律师、7家律师事务所、11名公职律师均通过考核。
(五)深挖司法行政队伍活力,持续推动法治人才队伍内循环
一是深钻细研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师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政治轮训由“全员覆盖”到“小班教学”发展,学深学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班子成员授课、党校名师精讲、行业专家解读、业务骨干传授、红色教育铸魂、体能练兵强身、知识竞赛练兵、业务技能比武+互动交流学习”“8+1”教学模式,夯实干警法治素养,重点培养拔尖法治人才,充分释放“法治人才”带动效应,在法治人才培养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培养出法治政府人才3人、依法治师市工作人才2人。
二是用好用活援疆省市专业力量。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好司法部选派的援疆干部人才力量,在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传帮带”出一支法治人才队伍;贯彻落实《江苏省常州市司法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对口协作交流协议书》《江苏省常州市江北区司法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对口协作交流协议书》《吉林省长春市司法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合作共建协议》《淮安市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对口援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战略协议》《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对口协作交流协议书》各项内容,5年内选派54名干警到协议单位挂职锻炼、跟班学习,为推动法治六师高质量发展储备法治建设专业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干部队伍法治意识有待提高。二是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尚未形成合力。三是法治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师市上见行见效。一是纵深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二是规范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运行。三是持续聚焦“一规划两纲要”主题主线。四是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五是持续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和“法律明白人”培养两大工程。六是精心打造法治大培训、大宣讲和全媒体普法宣传矩阵“三张名片”。
(二)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走深走实。一是深入落实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度,积极引导各部门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二是认真落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努力实现政府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从源头上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发生。
(三)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上抓紧抓细。聚焦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四)在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上做优做强。一是不断加强公共法律实体和网络平台的规范化建设,加大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二是做好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完成对法律援助的咨询、申请、受理、指派等工作。三是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免费全面法治体检专项公益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