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地处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起中蒙边境的北塔山,西临玛纳斯河,南倚天山,北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坐落于乌鲁木齐市北郊,与昌吉市、乌鲁木齐市阡陌相接,彼此为邻,地理位置特殊。在这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推窗见绿;一座座公园星罗棋布,绿意盎然;一条条河道穿城而过,绿波荡漾......

历史沿革

五家渠市,别名西域水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其地理位置东起中蒙边境的北塔山,西临玛纳斯河,南倚天山,北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五家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为西北行辕军垦处。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第十七师在此屯垦建设,并定名为猛进农场。最初有五户人家在此修渠定居,因此于1969年改名为五家渠。1953年6月5日,十七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农业建设第六师,并于同年冬将师部迁至五家渠。

>>>更多

吃在六师

五家渠市的餐饮文化丰富多彩,不仅有丰富的本地特色美食。这里的美食文化融合了多种地方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美食体系。无论是传统小吃还是现代网红美食,都能在这里找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为了进一步弘扬五家渠市的美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推动餐饮经济文化发展,五家渠市还举办了多次美食节和文化旅游活动。

住在六师

五家渠市还注重生态、休闲、宜居、宜业的规划定位,通过多措并举开展城市建设工作,持续优化人居环境。例如,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市滨河公园等公共设施经过改造升级后,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截至2023年底,五家渠市的城市绿地面积已超过15700亩,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5%以上,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游在六师

五家渠市,位于新疆中部,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样的自然景观而著称。其中青格达湖以其“神灵之水”的美誉,吸引众多游客。一万泉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奇台农场,天山无名峰下,以其自然风光和水资源闻名。此外,还有北塔山岩画、硅化木、石钱滩等独特景观,以及历史遗迹如唐朝路、马桥故城等,共同构成了五家渠市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区域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考虑“一心两轴四区”规划,以五家渠市行政管理中心区为核心,依托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将南北方向作为主轴线,分别发展旧城区、东城区、青格达湖生态区及北部居住新城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

自然资源

五家渠市位于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理位置独特且自然地理条件丰富多样。地貌由南向北依次呈现山地、冲积平原和沙漠的特点。这种地形变化使得五家渠市在不同区域展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投资六师

五家渠市通过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推介会,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在机械电气化设备、新能源重卡及智能调度平台网络等领域发力,总投资达83.5亿元。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不仅为五家渠市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也为其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五家渠市还注重利用其地理和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腹心的五家渠市,距离乌鲁木齐市仅30公里,是乌昌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区位优势使得五家渠市成为许多企业投资兴业的首选地。

历史文化

它是一座将军之城,缔造它的英雄部队兵团第六师诞生于黄麻起义的烽火中,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屯垦戍边的洗礼,走出了125位共和国开国将帅,被称为亮剑之师。在天山北坡的准噶尔荒原,英雄的部队在这里开垦绿洲、建设城镇、繁衍生息,把戈壁荒滩变成人间花园。五家渠守候着悠远绵长的历史故事,它站在丝绸之路的黄金路口,唐朝古道上珍藏着两千多年来屯垦戍边的文化积淀,它联接起四大文明,汇聚起多元文化,共同凝聚成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