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60600/2023-000591 发布机构 人民政府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3-09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第六师五家渠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09 12:33:41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生态环境局 编辑:生态环境局 阅读量: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第六师五家渠市法治政府建设重要举措分工方案(2021—2025年)》要求,第六师生态环境局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依法治污。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建设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生态环境局党组共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14次,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把握、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一是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为加强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综合科、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和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察支队,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结合环保工作实际,科学谋划制定了《2022年第六师五家渠市生态环境局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并组织实施,明确各项任务,细化工作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二是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师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履行本单位依法行政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扎实执行师市党委、师市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本单位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依法履行职能,促进法治建设规范。一是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梳理认领的8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录入第六师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准确、告知申请人在办理事项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及相关要求,制定详细的办事流程,让企业和群众知道“如何办理业务、提交什么材料,注意什么事项”。对手续完备、齐全,符合办理条件的政务服务事项一次性给予办理。手续材料不齐的,除核心材料外,落实容缺受理,限时补足材料,时限内办理完成。二是助力企业 “最多跑一次”。企业可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申报和审批系统、全国排污许可平台等系统进行申报,直接上传申请材料电子档,实行线上“一网通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及办事群众,师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电话、电子邮箱等方式给办事企业提供远程指导服务,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完成61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通过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做到报告书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报告表审批实现15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所有审批事项在五家渠政务网公示。

(三)依法制定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抓好规范文件管理。加强部门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经梳理,2022年师市生态环境局未牵头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四)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报六师五家渠市党委,按照五家渠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

(五)以执法为抓手,为推进师市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师市生态环境局所属副处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3名。按照纵向到底、综合设置原则,结合师市团场(镇)、经济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辖区面积和规模、任务轻重及管理事项情况,内设1个办公室、4个执法大队。2022年实际在编14人,其中新招录4人和新转入1人,执法工作重点以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严格持证上岗。组织对行政执法人员无证、过期、注销等情况进行了清理,经清理,执法人员均持有《行政执法证》,不存在无证执法现象。积极组织执法人员通过“法治教育网”平台网上学习和考试。2022年,除一名8月新招录和一名9月新转入执法人员外,全部做到持证执法。三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为建设法治环境提供公平公正的执法保障。全面落实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全面公开执法权责清单,明确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事项范围,解决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为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我局公开全部执法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2022年共出动执法人员900人次,检查排污单位、建设项目443家次。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督办整改,下达整改通知68份;符合行政处罚立案条件的,符合行政处罚立案条件的,依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6件,累计罚款375.17万元。四是坚持把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在严格依法行政的同时,加强对行政相对人、行政处罚当事人、信访群众及其他重点人群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执法人员面对行政相对人开展有针对性的以案释法、以法析理,使他们知晓违法行为后果、清楚维权救济途径、履行法定义务、自觉执行行政决定。五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确保依法行政。师市生态环境局聘请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处罚听证会、重大决策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审核等环节,不断加强法律顾问在法制审核中的作用。并不定期对我局行政处罚工作进行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避免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的发生,确保每一项行政执法工作依法依规,不断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六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组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行反复学习,强化执法信息公示,并对执法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执法过程进行跟踪记录,确保主要执法环节有据可查。全面应用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开展现场执法,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六)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将《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纳入生态环境局学法计划,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自学和集体学习,做好本部门的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准备工作,2022年,师市生态环境局无行政复议。

(七)强化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一是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2022年牵头办理人大建议1件、协办2件、政协提案协办2件。二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畅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12369环保微信举报平台、兵团96359平台、自治区12345服务平台等信访渠道,规范信访办理流程,及时依法依规处理群众合理合法信访诉求。2022年共受理和参与处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138件(次),均进行了及时办理和回复。

(八)积极维护司法权威。积极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互动互助,2021年配合公安机关破获共青团违法倾倒危险化学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022年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对该案的公益诉讼工作,开展生态损害赔偿。为深化执法司法协作配合,推荐业务能力突出专业人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为检察院办理涉环境领域案件提供“外脑”,推动形成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公众积极参与、司法有效保障的多元共治环境治理格局。

(九)领导班子带头学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依法治师市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生态文明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本单位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高依法依规管理决策水平。2022年,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信访工作条例》《噪声污染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23次,其中举办局系统法治大培训2次,邀请司法局法律专家开展法治专题讲座1次。

(十)多措并举,营造普法氛围。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和师市工作要求,立足师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完善普法机制,压实普法责任,创新普法形式,注重普法实效,以学法、执法和党建为抓手,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普法工作。一是充分利用纪念日开展宣传普法活动。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纪念日开展宣传活动,采用展板、横幅、新媒体推送等方式向居民、商户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倡导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组织开展环保设施线下开放活动3次,组织开展环保设施线上公众开放活动2次,浏览人数达到119人次。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倡导全民用法律来维护师市生态环境,用行动来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法律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强化学法用法,打造生态环保铁军。“打铁还需自身硬”,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繁多,业务专业性强,为适应时代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结合工作实际,我局创新学习方式,采取“远程教育”、“视频交流”和“线上学”等方式,多途径、多举措组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人员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打造师市法治意识强、守初心、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今年以来,共组织生态环境系统人员参加学习培训17班次,65人次。三是以案释法,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加强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发布,通过政务网、六师生态环境保护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公开报道环境执法典型案例,2022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在准噶尔时报、五家渠广播电视台、花开五家渠抖音、五家渠视界、五家渠TV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多维度、多角度刊(播)发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稿件400余条,在媒体平台开设“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栏目,推送师市党委研究部署、现场调研、督导推进边督边改工作情况。通过公众号先后报道了历史上的环境污染事件、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5起典型案例等信息,通过以案释法,深入解读法律,围绕争议焦点充分说理、解释疑惑,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法律法规,提升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四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通过五家渠政务网公开发布生态环境“双随机”执法信息和行政处罚案件,起到了一定的环境监督和警示作用,引导广大职工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师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落实。2022年发布“双随机”执法信息152个,发布行政处罚信息21个,信息公布率100%。

(十一)积极整改,提高法治建设水平。生态环境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对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检查中发现问题积极整改,制定《生态环境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措施》,逐项落实,查漏补缺,确保整改取得实效,提高提高法治建设水平。

(十二)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一是加强师市生态应急管理监测处置能力。我局组织建立第六师五家渠市应急与管理平台,购置应急监测测量一辆,配备了相应的应急物资。并组织编制和修订五家渠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六师五家渠市生态环境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督促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修订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提高了师市应急处突能力。二是强化疫情医疗废物处置机制建设。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城镇污水处理厂等废水监督性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实现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和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水及时有效处理处置100%全落实。对16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情况实施“日调度、月统计”。三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实现分类监管,差异化管理,切实减少和规范企业现场执法检查,利用无人机、高空瞭望、在线监控管理等手段丰富执法方式,并探索实践了“生态环境保护非现场执法”工作新模式。四是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全面推行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在线申报、管理计划在线备案、转移联单在线运行、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和全过程在线监控。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与安全风险。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法制审核机构不健全。生态环境队伍能力建设还需加强,尤其是法律专业方面的人员力量明显偏弱。由于三定方案未设置法制审核机构,目前生态环境局未设置法制审核科室,存在法制审核机构不健全、审核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环境法制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方式单一,存在干得多,宣传的少,人民群众了解不深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推进法制  审核机构建设。科学设定法制审核人员招录和选配的标准,配备充实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法制审核人员,聘用律师或专家协助开展法制审核工作,以解决法制审核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继续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坚持管治结合,以查促管、以管促治,靠实各部门的环境监管责任,打好“组合拳”,消除隐患、根治污染、保障环境安全。力争全面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加大违法建设项目的查处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进一步加大对偷排偷放、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等恶意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让守法成为常态,让违法无处遁形,有序推进第六师五家渠市环境质量改善。

(三)加强技能学习培训,提升执法水平。一是持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能力、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能力、对执法文书的制作运用能力。通过经常性自查和案卷评比,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促进依法行政。二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与同级财政局沟通,推动执法车辆、装备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执法行为规范化、装备标准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执法信息化。

(四)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提升全民守法意识,积极做好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突出普法重点,创新普法手段,积极探索实现传播渠道多元化、目标对象精准化、活动形式创新化、宣传效果互动化的新的普法宣传新局面。

(五)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法治政府工作落在实处,取得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