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60600/2012-000001 发布机构 六师五家渠市
文号 公开日期 2012-02-04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五家渠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4日)

发布时间:2012-02-04 11:35:35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辑:系统管理员 阅读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4日在五家渠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张顺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四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7年市政府换届以来,在师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二届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奋进,谱写了五家渠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城市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1亿元,年均增长24%;人均生产总值60418元,年均增长20.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40∶43 调整为10∶55∶35,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的主导地位已经显现,三产的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9亿元,年均增 长77.5%;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5.7亿元,年均增长56.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7亿元,年均增长58%。城市经济在师市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56%。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预计2011年农业实现增加值6.8亿元,年均增长7.1%。师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家。农产品加工率提高到88%。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0.8∶1。荣获“国家甜瓜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称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亿元,年均增长33.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53亿元,年均增长95.9%。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5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增加到11家。工业区入驻企业74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3亿元,年均增长112.9%。建筑业大幅增长。2011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5亿元,年均增长39.8%,累计完成各类建筑施工面积576万平方米。三产增势强劲。2011年实现增加值24.8亿元,年均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年均增长18.1%。郁金香节”已成为城市品牌和城市名片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累计投资17.3亿元完成各类房地产开发面积200.6万平方米。新疆首家股份制村镇银行落户我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全面发展。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及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认真编制区域详规和道路、绿地、消防等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详规编制覆盖率达100%。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四年累 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新建供水管网60.4公里、排水管网39.4公里、新增城市道路16.5公里、供热一、二次管网26公里、供热面积120万 平方米。新建五家渠市长途汽车客运站和文化中心。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天然气入市工程,实现通气点火1.45万户,入户率达到90%。城市亮化率达 98%。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2平方公里,东区建设初具规模。城市人口由2007年的9.26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完成退耕还林0.85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保护12.1万亩,新增绿化面积3201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清扫保洁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管理。开通“12319”城管服务热线。组建交警大队。规范商品房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二手房交易行为。加强城市土地管理,规范招拍挂出让程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青格达湖水污染治理取得成效。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00天。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2万平方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自治区园林城市”称号。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2011年,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0109元,年均增长11.4%,比2007年净增355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74元,年均增长13%,比2007年净增6212元;累计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9814户;累计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万平方米;解决了1.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累计安置就业1.45万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初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6.8万人,人均养老金增加到1760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9.5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制度趋于完善。四年累计投入资金11.93亿元,完成政府承诺的4类32个方面的利民惠民实事。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全面实现“普九”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免费教科书及免除学杂费783.8万元,发放贫困寄宿生补助267.8万元,为3287名高中贫困学生发放补助428.2万元。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费用累计投入1200万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覆盖面达到100%。师市医院兵团试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城市居民健康档案3.54万份。 努力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群众文化日益丰富。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人口计生等事业健康发展。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 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邪教组织。扎实开展民族 团结、宗教管理和统战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成为兵团首批平安城市。

——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农业和团场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全面落实,职工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社会资源整合、预算管理、“两费分离”等配套改革成效明显,政企分开全面启动。团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活力、竞争力大大增强。实施了煤炭、油脂、建筑等行业整合和资产重组。百花村二次重组和新中基定向增发顺利完成。组建了城投公司、工业区投资开发公司和青格达湖生态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成效显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增加了1.78倍,经营利润大幅提升。融资取得新的突破,2011年取得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20亿元,其中10亿元中期票据在兵团是首次发行。四年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6.6亿元。信发、中电投、梅花、华孚、恒大、华源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我市。非公经济长足发展,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647家,注册资金增加到35亿元;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993家,注册资金增加到9657万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8亿美元,年均增长82%。积极实施“东联、南接、西融、北扩”发展思路,兵地融合不断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启动,“一对一”援助模式初步形成。

——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履职能力明显增强。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了政府与人大、政协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认真听取人大、政协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四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401件、政协委员提案236件,办复率100%。重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认真落实专家咨询、听证会议、社会公示等制度,政府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加大。电子政务成效显著,政府门户网站跻身全疆政府网站前10名,被国家确立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单位,“师(市)长信箱”应用案例荣获全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优秀应用案例”。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得以强化。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绩明显。加强应急管理,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不断增强。圆满完成了“7·5”、“7·30”等敏感期和亚欧博览会巡逻执勤任务。深入开展全员军事训练,“兵”的意识不断提高。

各 位代表,市二届人民政府履职的四年,是全市上下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四年,是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四年,是经济社会实现重大发展的四年。这些成绩的取 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兵团党委、兵团和师市党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协力、拼 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市单位、驻市企业、援疆干部和 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 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坚持开明开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止步,紧扣思路目标不动摇,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开创发展新局 面;坚持项目支撑,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松懈,做到全力抓招商,抓落实,才能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实现发展新突破;坚持工业主导,壮大工业园区、培育龙 头不动摇,依靠招大引强求突破、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率先发展,建成发展新高地;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懈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 众根本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满足发展新期待;坚持优化发展环境,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不放松,努力打造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才能保障经 济社会加快发展,实现发展新跨越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政府职能还不完善,公共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结构还不合理,高技能人才比较匮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还不完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够,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待突破,等等。对于前进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让市民满意!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师市加快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变革谋发展,以开放促发展,开创五家渠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处理好三大关系和发挥好三大作用的要求,围绕师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着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郊农业现代化,实施城镇化引领、优势资源转换、人才和科教兴市、融合发展四大战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后发赶超,科学跨越,把五家渠打造成为兵团新兴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试验区、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休闲宜居区,成为兵团推进三化建设的排头兵和维稳戍边的坚强堡垒。

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295亿元,年均增长27%,实现经济总量比2011年翻两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亿元,年均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0亿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产规模快速扩大,工业支柱地位进一步稳固,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3∶73∶24。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市区框架逐步拉开,各功能区基本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5%。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城镇居民和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兵团平均水平。市民居住条件和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食品安全和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居民生活更加宽裕、更加丰富。

——生态建设不断加强。湖区、湿地和水系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科学处理和达标排放,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超过310天。节能技术得到普及,城市环境比较优势继续保持并更加明显。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维稳能力显著增强,维稳作用更加突出。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规划为龙头,着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加快实施“科学规划、旧城改造、城市道路、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园区建设、管理工程、素质工程”等重大工程,积极培育差异化的城市竞争优势,倾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优”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建设管理“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把五家渠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西部生态文明城市。

(一)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

规划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公共政策。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各项专项规划。形成以 城市中心区为核心,以乌五蔡公路为主轴、甘莫公路为副轴,以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格达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蔡家湖农业示范区为支点的“一核两轴三区” 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把城市中心区规划成行政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和商业金融中心,把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成有色金属加工、煤电煤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 械制造、现代物流和新兴产业聚集区,把青格达湖旅游区规划成旅游度假、商务会展、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把蔡家湖都市农业示范区规划成生态、绿色和 有机农业重点发展区,形成城市综合产业规划体系。

(二)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 极推进乌鲁木齐-五家渠高速公路、昌吉-五家渠-甘泉堡快速路、乌鲁木齐西绕城公路建设,规划建设对接乌鲁木齐市政道路北延通道,将五家渠打造成乌昌地区 的北交通枢纽。完善市政道路网络,重点推进四条纵向主干道北延和外环路、工业区路网等建设。建设工业区铁路专用线,争取乌鲁木齐至五家渠的城际轨道交通项 目。新建改建重点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350公里、农村公路60公里、园区道路135公里。加强能源基础建设。重点实施城市热电联产和重点企业自备电站项目。加强与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电网衔接,建设完善城市电网,完成农电网改造二期工程。形成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年发电250亿千瓦时。新建和改造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4公里、110千伏以上变电站(所)4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 快五家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做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完善青格达湖水源地、富强水源地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饮水安 全工程。启动水库清淤综合治理项目,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和引以自豪的“生命水库”。加快工业区输水工程和城镇供水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立市,完成头屯河、滨河环境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城市环境改造项目。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加快沙漠沿线防风固沙和综合治理,完善防护林体系,筑牢首府绿色屏障。加强湿地保护,保护“首府之肾”。到2016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72万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

(三)高质量抓好城市管理。

健全城市管理机构,理顺行政管理职能,推进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整合管理资源,建设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动共享。加强城市执法管理,着力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拆除违章建筑,杜绝乱搭乱建。依法规范房屋征收,推行阳光征收、和谐征收,确保旧城区改造顺利推进。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积极参与 “国家园林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和“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坚持常态管理,抓好城区园林绿化管理和城市环卫保洁工作。加 强街道社区建设,完善街道社区职能,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和多样化,全面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切实履行社会服务、社会管理、 社会保障三大职能,实现社会管理方式、居民生活方式两个转变,逐步建成管理规范有序、服务功能完善、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人际关系 融洽的现代化社区。

二、以特色产业体系为支撑,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年均增长46%。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煤电煤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形成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协作配套、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六师煤电铝业项目建设,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铝制品综合加工区。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建成新疆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加大电源、电网建设力度,深入实施煤化工产业链综合项目,建成兵团乃至新疆重要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大力推进氨基酸、番茄酱、葡萄酒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成为兵团乃至新疆重要的特色食品加工制造基地。抓好100万锭色纺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发展纺纱、织布产业。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以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等新兴产业。

(二)增强产业聚集能力。

实 现跨越式发展,工业区发展是关键。要集中精力抓好工业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申报工作。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功能分区,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基础设施 建设力度,提高产业集聚力和项目承载力。积极推进与甘泉堡工业园的融合对接,将五家渠工业区打造成为兵团工业发展的新引擎、师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科技与 体制创新的试验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和城市发展的新区。

(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坚 持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政府引导、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加强协作配套,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 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制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装备水平。支持煤电煤 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升级 换代和品牌创建工作。支持百花村、新中基两家上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加强资本运作,发挥投融资功能和产业带动作用。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融 资,力争今后五年新增上市公司2-3家。积极推进五家渠工业区和鸿基焦化、六师煤电等企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途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工业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依赖和技术创新相结合转变。

三、以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为重点,着力发展城郊现代农业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逐步增加和农业用地的逐步减少,我们将按照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和城郊现代农业。2016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0亿元,年均增长8%,农产品加工率达到96%,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51,建设成为兵团农业现代化的窗口。市辖3个团场在师市14个团场中实现率先发展。

(一)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现代畜牧业、果蔬园艺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城郊现代农业,成为首府乌鲁木齐瓜果菜、肉蛋奶主要生产供应基地。以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为抓手,加强设施园艺基地和特色园艺种植基地建设,扩大酿酒葡萄、西甜瓜、加工番茄、蔬菜等特色果蔬种植面积。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加快畜牧养殖区建设,推广普及现代养殖方式,突出肉鸡、蛋鸡、生猪养殖,积极发展肉牛、奶牛养殖。发展品牌农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投入。充分利用五家渠水利资源、人文景观、军垦文化、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促进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农业发展。

(二)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培育发展规模大、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延伸,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全面推进订单农业,加强诚信建设,形成龙头企业、团场和职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提高玉米、葡萄、马铃薯及肉类生产加工能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服务管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水利保障、畜牧业转型发展、农业产业化配套、科技创新转化等重大工程,使之成为师市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抓好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工作,推进农业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配套集成。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和机械采收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普及。到2016年,农 业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牲畜良种覆盖率达到95%,农业节水技术普及率达到9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形成规模与效益相 结合的集约化发展格局。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保险、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 平。

    四、以构建优势产业为核心,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今后五年,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着力构建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科教文化三大产业体系,逐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建设产业集聚度高、市场化程度高、产业化能力强和创新服务水平高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成全疆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到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70亿元,年均增长20%。

立 足全疆旅游大市场,利用好与乌鲁木齐市的分工互补条件,加强宾馆、餐饮、健身、娱乐、观光农业、沙漠探险、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 特色和优势,打造新疆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和乌昌地区特色休闲娱乐中心,承接部分疆内外游客在五家渠吃住游购和乌昌地区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抓 住乌鲁木齐商贸流通业结构升级和向外转移的机遇,依托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汽车、农机、建材、小商品交易等大型 专业市场,鼓励建设物流园区以及仓储配送、大型购物、会展中心,建立以新型业态为主的商贸流通体系,力争形成在全疆有影响力的商品交易基地。[NextPage]

发展科教文化产业,建立科教文化产业园区,实施科研开发、文化创意、大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屯垦文化、民俗风情等科教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联合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型骨干企业,建立科研和教育培训基地,展示新疆民俗风情,弘扬兵团屯垦文化,唱响师市亮剑精神。

积极培育和发展金融保险、地产、中介服务等产业。鼓励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开设营业网点,设立城市商业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支持设立和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扩大保险服务范围,拓宽保险行业覆盖面。

五、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坚持和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将职工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促进城郊农业发展。切实抓好团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团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团场财务体制机制向财政体制机制转变的运行模式,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协调,争取支持,加快市辖团场建镇步伐。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行业整合和资产重组步伐,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优势企业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董事会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各类投资者,大力实施产权多元化。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体制,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不断完善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经营业绩考核、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聘方式的改革,加大公开选拔和市场化选聘经营者的力度。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在市场融资、资本运作、资产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做大做强一批国有企业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选商、引商、育商。积极推进区域融合发展,探索兵地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规划衔接、资源共享、交通同网、产业配套、市场对接和干部交流完善政策措施,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支持非公经济参与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的配套产品。

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建设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渠道促进就业,增加市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全市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宽裕、更加丰富。

(一)建立收入较快增长机制

建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职工收入,建立团场职工增收长效机制。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制度。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收入与职工收入增长挂钩机制,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水平。到2016年,全市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9980元,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年均增长15%。

(二)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就业保障体系

千 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开发就业岗位。统筹解决重点群体就业困难,引导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职工就业。对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的企 业,给予政策性补贴,在信贷、贴息、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就业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 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面向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性岗位。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三)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条件。

加 快推进旧城区改造,用3年时间,完成70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3万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基本解决无房户、购房困难户 及其他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加强城镇、团场连队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安全饮水、集中供热、燃气入户等民生工程。2016年安全饮水覆盖率达 到100%,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燃气入户率达到85%,连队公路通达率、客运通达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均达到100%,职工群众的基本 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实施二中扩建、城区体育场馆等项目建设;率 先在兵团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依托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打造兵团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引进区内外教育资源,把五家渠打造成为兵团重要的教育基 地。加快推进科技进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积极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兵团精神,丰富活跃职工群众文化;加大文 化设施投入,逐步实施博物馆、图书馆、军垦文化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建设项目,建 成兵团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军垦文化产业基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群众文化活动骨干;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文化事业长足发展。到 2016年,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巩固和加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 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7%。最低生活保障实 现应保尽保。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深化选人用人 制度改革,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于今年的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市第三届人民政府施政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师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城市建设步 伐;发展壮大城市产业,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为民务 实清廉政府,形成“进中求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局面。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94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一产7.5亿元,增长8%;二产56亿元,增长43%;三产30.5亿元,增长20%。人均生产总值8.1万元,同比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0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39.4%。实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0元,增长15%;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1500元,增长14%。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亿元,增长4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2亿元,增长38.2%。

实现这一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

在城市规划上,完成五家渠市2011-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给排水、道路、供热、电力、燃气等专项规划的修编。完成城市东、西外环路的规划编制工作。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工业区内部供水管网建设,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工业用水保障能力。加大青格达水源地保护力度,保障市民饮水安全。加强城市供水保障,实施自来水公司供水改扩建项目,新建3000立方米清水池2座、二级加压泵房1座、更新改造供水管网21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8公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05亿元,公路改扩建50公里。积极促成乌 鲁木齐-五家渠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做好甘莫一级公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完善市政道路网络,重点推进外环路、工业区路网建设。加强能源基础建设,主要 抓好青格达湖旅游区110千伏、东工业区110千伏和昆仑钢铁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启动北工业区220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提高工业电力保障。加强生态 环境建设,实施头屯河环境整治工程、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城市环境改造项目新建换热站9个,提高集中供热覆盖面。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8万平方米。为提高城市建设的投融资能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多元投资”的运营模式。运用市场手段,将城市可以用来经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设施和土地等部分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同时,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城市建设和经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在 加强城市管理方面,创新和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成立城市管理领导机构,建立“城市管理领导机构牵头、职能部门负责、街道和单位配合、市民广泛参与”的城市管 理格局和“职责明确、配合密切”的工作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调整充实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建立健全奖惩制度,确保城市管理领导机构协调到位,各职能部门 和单位履职尽责到位,协作配合到位。加大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工作不负责任、工 作不到位或相互推诿扯皮的,一经发现,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强街道社区建设,夯实城市管理服务的基层基础。加大对街道社区干部的考核和选 拔任用力度;按照履职需要,增设街道职能机构,理顺职能机构管理体制;按照工作需要,核定编制,充实人员,落实经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加 大奖惩力度,真正发挥好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加强 “12319”城市服务热线的管理,加快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步伐。加强环卫、园林绿化管理,做好迎接“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准备工作。深入开展城市违法违规乱搭乱建整治工作,全面掌握、清理、认定房屋建设性质,实行综合执法,规范城市建设管理秩序,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

二、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产业

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煤 电煤化工形成140万吨原煤、80万吨焦炭、21.5万吨化肥生产规模。有色金属加工业在达到年产铝锭60万吨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农 副产品加工业形成氨基酸4万吨、番茄酱15万吨、食用植物油2.5万吨生产规模。纺织产业形成年纺色纱1万吨和一定成衣生产能力。建材行业重点支持规模以 上企业发展壮大,建成50万吨水泥生产规模。积极推进五家渠承接产业转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抓好昆仑钢铁、中化集团煤制烯烃、中国化工金属硅等已签约、有意向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度重视工业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申报工作,提高园区产业集聚力和项目承载力。成立工业区公安派出所和劳动监察大队,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和谐园区建设。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54%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增长34%。

加快城郊现代农业发展。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立足乌鲁木齐这一广阔的消费市场,建设瓜果菜、肉蛋奶基地,扩大种植养殖规模,使团场职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增收增效,努力使市辖团场职工收入增幅领先师市其他团场。加强与乌鲁木齐市政府的沟通协调,尽快实现瓜果菜和畜产品进入乌鲁木齐的直销网络。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兵团各类政策支持,发挥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畜牧业贴息贷款资金的杠杆作用,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项目支撑,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服务管理,使之成为师市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加 快三产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紧紧围绕“把五家渠打造成为全疆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这一总体定位和奋斗目标,按照“打牢基础、力求突破、突出亮点”的总 体要求,一是加快完成五家渠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精心组织、群策群力、严把质量,加强与城市总规的衔接,确保形成一个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 划。二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重点,研究出台五家渠市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三是在项目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快建立现代服务 业重点项目库,有针对性的引进几个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服务业大项目。支持恒大、君豪、招商梅花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支持汇嘉时代扩大规模、规范运营。依 托青投公司城市商业综合体,积极引进一批品牌服务企业入住。同时,加快推进西域水城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中心农贸市场等一批市场项目的建设进度。着力推进 援疆生态林景区、屯垦博览园、物联网产业园、旅游服务中心、星级酒店等一批项目的洽谈对接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在改造提升上取得进展。加强对旅 游景点、餐饮宾馆、商贸网点等既有服务业的改造提升,进一步放开搞活,加大改革力度,鼓励现有服务企业采取资产重组等方式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与此同时, 大力支持发展金融保险业。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在实现团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变团场机关职能、完善团场机关、连队干部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干部交流以及规范团场投资公司运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

继 续推进未改制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重组,努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和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 出资人制度和职责,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今年,还要认真做好企业分类划级工作。

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坚持“招大引强”,盯住大企业大集团,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能力。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实现110亿元。积极探索兵地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主动参与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主动融入乌昌一体化,实现错位、补位发展。扩大对外贸易,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亿美元,增长12%。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加快援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103团保障性住房、五家渠市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基地、五家渠中医院综合楼和五家渠市老年活动中心共4个对口支援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4月份开工。加强产业对接和人才交流培训。推进“一对一”援助工作,力争“三个一”工程早见成效。

四、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多渠道扩大就业,开发就业岗位7000个,安置就业6000人;职业技能、素质和创业培训5000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1200人实现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00万元,带动600人实现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推进旧城区改造,继续实施原有的42.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力争启动126.7万平方米改造计划。同时,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0套完成农村安居工程改造任务800套,进一步改善居民、职工居住条件。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实施102团教师周转房、幼儿园、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厂房建设项目,改善教学环境。搭建农业科技专业研究平台,建立工业区科技研发中心,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攻关。科技三项经费增长20%以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抓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巩固和加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注重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完善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启动民兵训练基地项目建设,增强维稳戍边能力。

五、落实十件利民惠民实事

一 是投资2000万元,启动五家渠垦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市辖3个团场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投资230万元,完成老城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 三是投资500万元,实施五家渠三小运动场改造工程。四是投资2260万元,完成师市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五是投资600万元,完成2个社区办公场所建 设项目。六是投资1亿元,新建保障性住房1000户。七是为10个小区配置健身器材。八是启动法律援助项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件,为市民提供法律 服务。九是投资100万元,在20个已建成居民住宅区设立家庭服务站点。十是投资2000万元,援助和安置1000名就业困难人员。以上十件实事,我们将 全力做好,确保完成。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社会发展和管理上,把更多的财力物力集中到公共服务上,把政策的着力点更多的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基层多办实事,为群众多谋利益。 

坚持真抓实干,建设责任政府。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实行科学决策。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安排,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政府工作责任制,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确保工作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抓好信访稳定、维稳处突、安全生产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建设平安城市。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强化政务大厅管理,深入推进“一站式”服务。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加强执法队伍管理,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效能建设,建设廉洁政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管理,重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加大监察力度和审计力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兴勤俭节约之风,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师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在开放中实现跨越、在奋斗中实现跨越,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