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60600/2025-000027 发布机构 人民政府
文号 公开日期 2025-01-09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1年六师五家渠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5-01-09 16:49:26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统计局 编辑:统计局 阅读量:

2021年,师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师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工业生产创历史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经兵团核算,师市实现生产总值4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一产业增加值85.6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23.3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07.33亿元,增长11.1%。

五家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72亿元,比上年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96.83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53.87亿元,增长8.4%。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带动效果显著

全年师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87亿元,增长8.9%。农业增加值93.1亿元,增长7.2%。畜牧业总产值56.71亿元,增长15.1%。

二、工业产销两旺,总产值创历史新高

师市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41.96亿元,同比增长32.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分门类看:采矿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71.1% ;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7.1%。从主导行业看: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实现产值333.78亿元,增长39.5%,主要产品原铝产量为170.93万吨,增长12.8%,铝材产量170.65万吨,增长15.5%;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21.26亿元,增长13.0%;电力生产业实现产值63.59亿元,增长9.2%;煤(石油)化工业实现产值86.71亿元,增长61.4%;纺织业实现产值5.63亿元,增长72.8%;建材业实现产值8.42亿元,增长13.9%。师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7.95亿元,增盈80.65亿元,增长2.16倍;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7.5%,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

三、能耗双控成效不佳,二产能耗增幅过快

师市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等价值)1121.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5%。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20.33万吨标准煤,增长1.0%,占总能耗的1.8%;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1024.05万吨标准煤,增长31.2%,占总能耗的91.3%,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量1023.07万吨标准煤,增长31.2%,占总能耗的91.2%;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37.87万吨标准煤,增长0.5%,占总能耗的3.4%;居民生活消费量16.86万吨标准煤,下降17.5%,占总能耗的1.5%。单位GDP能耗(等价值、可比价)2.6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增长25.7%。

四、建筑业形势不容乐观,企业效益持续低迷

师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34.62亿元,同比下降61.1%;签订合同额54.72亿元,下降55.6%;营业收入28.97亿元,下降56.2%,营业利润0.42亿元,下降65.7%。

五、消费市场平稳回升,新型消费快速增长

全年师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45亿元,增长10.1%。受市场复苏和新增入库企业拉动,批发和零售保持稳步增长。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7.2%、12.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升57.6、17.9个百分点,较2019年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0.9%、8.8%。住宿业实现营业额5.21亿元,增长22.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2.08亿元,增长18.3%。

六、房地产依旧低迷,开发销售持续下降

全年师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5.13万平方米,下降19%;商品房销售额8.92亿元,下降32.9%。新开工面积14.11万平方米,下降5.8%,师市商品房销售均价3551元/每平方米,下降17.2%。  

七、固定资产投资缺乏项目支撑,投资增速持续收窄

师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18亿元,增长2.5%。较上年15.4%的增速,减少12.9个百分点。一产完成投资10.47亿元,下降49.1%;二产完成投资73.68亿元,增长18.6%;三产完成投资32.03亿元,增长4.6%。

八、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

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畜牧业成本持续攀升。2020年以来,猪肉价格高位运行致使各地养殖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猪肉产量开始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入2021年,猪肉产量大幅上升,市场呈现供过于求局面,致使价格大幅下降。饲料价格不断攀升,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玉米从上年同期2.1元/公斤涨至3元左右,涨幅达42.9%。生猪价格持续低位徘徊,叠加养殖成本攀升因素,对畜产品稳产保供带来挑战。

(二)工业

1.工业产值增长主要依靠价格因素。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受产品价格的增长,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速35%,扣除价格因素后,可比价增速仅12.2%。    

2.重工业能源转换率低。师市重工业主要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初级产品加工生产为主,其中原煤开采、有色金属开采、有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行业比重较高且能耗较大。高耗能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比为74%,能耗占比为96.6%,高耗能企业消耗90%以上的能源资源,仅能贡献74%的增加值,能源转换率较低。

3.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弱。师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14家企业有研发活动,研发经费投入不足营业收入的0.5%,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严重不足。

(三)建筑业

1.行业结构严重偏差。全年建筑工程完成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95.8%,安装工程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3%,其他行业完成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1.8%。从构成看,师市建筑业企业结构较为单一,所涉及行业还是以建筑工程为主,对其他领域涉及较少。

2.企业间发展不均衡,呈现分化趋势。从2021年全年来看,产值超亿元的有8家,完成产值29.2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产值的比重为84.5%;产值不足1000万的有16家,完成产值0.64亿元,占全师建筑业产值的比重为1.9%,单位规模分布呈分化趋势,龙头企业运行情况对全师影响较大。

(四)商业

1.消费品市场恢复程度不均衡。在消费复苏过程中,消费品市场恢复出现不同步、不均衡的现象。2021年,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零售额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餐饮业恢复程度较慢,为2019年同期水平的九成,复苏基础仍有待进一步夯实。

2.消费市场后续动力不足。消费的增长需要收入的增长作为支撑,但师市常住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相对偏低。2021年,师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35元,同比仅增长7.8%,低于社销额增速2.3个百分点,在居民收入没有出现较大增长的情况下,对商品性消费的意愿相对减弱,对消费能力提升有所制约。

(五)固定资产投资

一是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一和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小,受政策影响大,投资结构有待优化;二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投资后劲不足。2021年末,师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356个,本年无投资额的项目84个。目前在库小型项目数量多、投资小、工期短,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九、意见建议

(一)农业

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标准化生产和品种培优,根据各团场地域特点打造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师市小麦、棉花、甜瓜主要农产品品质,发挥特色优质农产品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推进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品开发。近两年师市种猪繁育、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等上、中游链条不断健全完善,面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应当加快下游产业链条的打通,引进畜禽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师市畜牧业防御风险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

(二)工业

一是加强企业培育力度,加大政策宣传、跟踪服务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当前难题,力促企业跨过“规上入统”门槛,顺利“达产升规”;二是力促工业提质扩量,强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降低能耗,鼓励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促企业提质扩量,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三是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围绕现有重点产业的上下游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挥好六师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产业集聚,以扩大内需市场促进工业发展。

(三)建筑业

一是加大对本地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扶持本地龙头建筑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扶优扶强,优化专业类别结构和布局,增强本师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多元发展,不断增强建筑业发展动力,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水平,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四)商业

一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扶持重点商贸企业发展,加强对重点贸易企业的数据监测,关注困难企业经营情况,及时有效给予企业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二是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互联网+实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传统商业企业与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交易融合发展,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体验需求。

(五)固定资产投资

一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民间投资渠道,继续帮扶民间投资发展;二是围绕打通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加大重大项目引领效应,形成项目储备;三是做好项目服务,紧盯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确保项目各类手续及时办理、按期开工、及时入库,做到应统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