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60600/2024-001493 发布机构 人民政府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11-2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丰富连队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11-25 18:28:01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师市党委宣传部 编辑:李婉婷 阅读量:

五家渠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案办理回复单

提案名称:关于丰富连队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交办时间:2024年4月30日

办结时间:2024年7月10日

承办部门:宣传部

协办部门:组织部、文体广旅局、农业农村局、文联、总工会、团委、妇联、各团(镇)

负责领导:陈磊

主办人:陶玲

办理回复:已办结(见附件)


关于丰富连队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情况报告

2024年以来,师市以满足群众高品质、多样化文化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健全文化基础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多角度、全方位地与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多措并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活动阵地“有声有色”,打造群众“文化惠民的好去处”。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师市文化活动阵地不断完善。一是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拟定三级馆。开展第一批街道、连队、社区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拟定一级文化站5个,二级文化站14个,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向连队延伸。落实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资金1442万元,用于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上半年累计接待群众51.54万人次。新增流动书屋服务网点2个,流转图书3800余册。二是资源整合建强文明实践阵地。以师、团、连三级为基本单元,建成中心、所、站三级服务管理体系;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7个、实践站256个。团场(街道)文明实践所、连队(社区)文明实践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实现服务群众功能最大化。三是创新思路拓展阵地资源。依托“六师人游六师”活动,推出包括将军府—一流民兵基地一将军纪念馆一兵团知青馆一共青团红色记忆馆在内多条红色文化旅游、研学路线,职工群众在体验六师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熏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新疆爱兵团的情感有效增强。

(二)文体活动“有滋有味”,建设同胞“厚植交流的大平台”。一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春晚、新年音乐会、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等高品质文艺演出,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舞”赴师市展演;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写春联、送“福”字活动,赠送对联和“福”字 13000余幅;组织文化志愿者赴 102团、芳草湖农场、北塔山牧场、梅花氨基酸及各街道社区、企业现场演出20多场,惠及人群2万人次;开展“砥砺前行70年 我与兵团共奋进”团场、街道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已演出9场,现场观众超过1.5万人次;“十百计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开展“送服务 暖民心”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场次,服务职工群众2000余人次;春节期间,团场(街道)举办百姓春晚17场次,观众超过 5000人次;二是体育活动精彩纷呈。先后组织开展师市冰雪运动会、第二届龙舟赛、足球邀请赛、篮球赛、“中国梦 劳动美 兵团好”师市职工乒乓球比赛、棋牌比赛、广场舞大赛、羽毛球比赛等多项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三是书画展览氛围浓厚。先后举办“墨韵童趣 新春有约”2024龙年少儿书画展、“墨语迎春·瑞龙送福”2024年迎新春书画摄影展、“红色印迹 亮剑之师”中国画里看兵团国画作品巡展、“我眼中的六师”摄影作品展等书画展览,群众艺术鉴赏力不断提升。四是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有序推进。拨付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25.76万元,计划为每个书屋更新书籍60册,农村数字电影已放映1300余场次,有效丰富连队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五是文化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争取师市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鼓励扶持师市优秀文艺团队、馆办团队发展;今年以来开展文化艺术辅导300课时、编排节目12个;常态化开设群众文化艺术免费培训班,上半年累计培训4015人次、542课时,群众文化艺术素养稳步提升。

(三)文化传承“有形有感”,书写文化“继往开来的新篇章”。一是传承传统文化。春节期间举办“凝心聚力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甲辰年灯展和社火表演,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宣传宣讲、各类民俗节庆文艺演出、文明实践活动2000余场次,有效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在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过程中,感悟中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二是加强文物保护。开展博物馆展陈提升和革命文物保护片区规划工作,征集文物60余件;扎实推进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加强与山西考古研究院合作,邀请2名考古专家进行唐朝路沿线不可移动文物调查研究。举办“国家宝藏”主题展览、我是小小文物修复师、我是文物守护者有奖知识竞答等线上线下文物宣传教育活动8场次。三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山西非遗丝路行巡回演出、兵团杂技团展演、书画展南疆行等系列活动 10场次,设立非遗美食品鉴摊位27个。指导红旗农场开展“非遗过大年”社火活动,梳理共青团农场羊皮鼓等11项师市级非遗项目。举办红旗农场哈萨克毡绣和布绣春季骨干培训班、曲子戏迷糊戏骨干培训班,组织学员130余名、培训52课时。四是活化利用红色资源。用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里过大年、小小讲解员大赛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举办版画拓印社教体验、五四青年红色研学、清明祭英烈等红色研学活动23场。

(四)文明引力“有你有我”,营造文明“崇德向善的新风尚”。一是先进典型树标杆。广泛开展各类先进典型挖掘选树学习活动,上半年累计向兵团推荐“兵团好人”16人,“新时代好少年”5人,其中2人入选“兵团好人榜”、1人荣获“兵团新时代好少年”、1人荣获第九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开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讲19场次,覆盖群众8000人次。创设“六师发布厅”专栏,发布先进典型人物5期22人,线上线下参与观众达1.2万余人次。制定印发《六师五家渠市帮扶礼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方案》,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二是文明实践暖人心。围绕“宣、学、帮、继、维”五大内容,常态化开展宣传宣讲、“扶贫帮困”、“大手拉小手”、“学雷锋践行动”、“爱我家园”、“保护环境”、“义务植树”、“关爱老人”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截止6月底累计志愿服务活动2700余场次,参与人数3万余人次,服务职工群众26万余人,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文化润疆出精品。赴三师开展“迎新春 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争取项目资金打造喀热开其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选派融媒体中心记者采拍发展成果性图片资料。组织兵地艺术家深入团镇连队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活动,邀请周边地方群众演员参与师市春节晚会、灯展、社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兵地文化领域融合迈出新步伐。纪录片《岁月如歌》、歌曲《花儿永远这样红》获第十届兵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诗歌《永远的兵团》登上《人民日报》。《五家渠》《美丽的红旗农场》《芳草湖凉皮子》等歌曲广泛传唱。102团创作舞蹈《锦绣前程》、音诗舞《铮铮兵团人 悠悠军早情》、共青团农场推出《如今的共青团》《不忘初心》、新湖农场完成《军令状》剧本创作、山东快书《我爱新湖和兵团》、奇台农场制作《忆峥嵘守初心》老军垦口述史等,让师市红色历史、发展成效艺术化、具象化呈现,更好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



师市党委宣传部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