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美文赞六师】记忆中的河
又一次在深夜,脑海中不停闪过的片段,让我思绪万千,驱使着我从半梦半醒的状态将各个片段极力地串联起来,去体悟这记忆带给我的养分与灵感。这一切都源自于一条河。
多年后,当我辗转多地再次回到它身边时,发现原来它对我的影响是跨越时空的,原来我童年珍藏的大多童趣都与它有关,原来它从没有离我远去,原来看山真的可以不是山,看水确实可以不是水。
我出生在这条河畔,那以后16年都未曾离开;那段岁月的记忆,大都有它的影子。
资料图
每年夏天,上游水库总会开闸放水,浇灌下游万亩良田,从初夏到立秋,这里都有水流过,小小的我每每看见河道中那将溢出岸边的河水,总会有些心悸,它们要去哪里,为什么总是流得那么急,那么匆忙。
那时河边有我家三个水塘,父亲下岗后就在这里再就业,也成了我童年的游乐场。那时我总知道春天的鸟儿在哪片芦苇孵蛋,夏天的青蛙会藏在哪片荷叶之下,秋天的蚂蚱哪个部位最香,冬天怎样才能在冰面下把鱼儿弄上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河道停水,那时这儿就迎来最热闹时节,成为附近的焦点。住这附近家家或多或少都有渔网,停水就是信号,不用发信息也不用打电话,从河水水位有下降趋势时,就有小孩儿奔走汇报实况。不多时,就可以看到岸边汇聚着拿长抄网的老婆婆、短抄的小媳妇、拢好撒网的老汉、拖着大条盆的小子,和拎着趁手棒槌在岸边歪脖子柳树上趴着的小伙子。
先是撒网的老汉小试牛刀,如果他抡得圆撒得开,就会吸引观众注视他规律的收网动作,再泛起片片水花,羡煞旁人。不过三五网过后,长抄网就忍不住去找合适的点位了,耐住性子等机会,出手时不带一丝犹豫。两三回合后你就会发现,大家像下饺子一样,卷起裤管扑通扑通地冲下来,顾不得漆黑的淤泥,顾不得四溅的水花,只顾着各显神通,翻转腾挪欢乐地找寻着收获。
我记得,有个半大小子瞅准机会一头扎进水里,是他老爹拎着脚脖子倒提上来的,这小子脸上就只看得到白色的眼仁和露出的八颗大牙,当然还抱着一条和他一样长的大家伙。
母亲总是最惦记我的,但那时忙着“八仙过海”,无暇顾及,反倒是我瞥见她淤泥刚没小腿便紧张起来,再看手里还挣扎的大鲤鱼,我就像草上飞的蜥蜴,手脚并用“飞”过去帮她拔泥脚,即便如此,最后还是搭进一只拖鞋无法“解救”。
上中学时为了能有个好身体,开始走路上学,那时是我观察这河最仔细的时候。春天冰雪消融的潺潺流水、夏天摇摆在小漩涡中的芦苇、冬天蒸腾在白雪皑皑下的热气,一幕幕风光常令我流连忘返,以至于从那时起母亲总会在家门口望着我回来的路,直到我的身影出现,她才会转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