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戏曲进校园 非遗共传承
发布时间:2025-06-25 11:13:34
来源:五家渠TV
作者:五家渠TV
阅读量:
这两天,芳草湖农场官地小学迷糊戏社团活动室里板胡悠扬,小演员以稚嫩童声演绎百年曲韵,赢得满堂喝彩。
“自从参加了迷糊戏社团,我学会了好多唱段,现在还能教爷爷奶奶唱呢!”11岁的穆合丽赛·扎依尔身着彩缎戏服,在芳草湖农场官地小学迷糊戏社团汇报演出的后台兴奋地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迷糊戏在芳草湖农场已有150余年传承历史。官地小学自2022年起将这一传统艺术引入校园,组建少儿迷糊戏社团,开设“戏曲文化课+专业训练课”,特邀迷糊戏第五代传人狄光照担任艺术顾问,形成“非遗传承人+专业教师+学生社团”的传承模式。
每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时间,迷糊戏社团活动室总会传出婉转的曲调。“我们设计了‘听戏、学戏、唱戏’三个阶段的课程,把《兄妹开荒》《张连卖布》等传统剧目改编成校园版。”该校校长李志介绍,社团有维吾尔族、回族、汉族等学员30余名。
为了让传统艺术焕发生机,学校特别开发了“迷糊戏文化密码”校本课程,在语文课上解析戏文韵律,在历史课上探寻曲种源流,在劳技课上体验传统戏服制作。

这种创新传承成效显著。社团成立两年来,不仅培养了20余名能登台表演的小演员,还带动全校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孩子们的眼睛最清澈,他们用童真童趣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活力。”看着小演员们描红画翠的认真模样,狄光照感慨道。
如今在芳草湖农场,迷糊戏不仅是非遗名录上的文化符号,还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促进各族文化交流的精神纽带,在少年儿童的传唱中续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