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墩子烽火台

发布时间:2021-02-07 16:34:03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文定讴 阅读量:

  

  唐朝路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是唐朝开辟的由西域通往中亚、西亚的商道遗址。现新疆境内残存遗址东起奇台县桥子村北3公里处,沿沙漠前缘蜿蜒向西,经吉木萨尔、阜康全境,至六师一〇二团四营附近断迹。唐朝路兴起于唐代,衰落于元、明之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之一。

  这条横贯六师五家渠市东西的唐朝路,又称丝绸之路新北道。岁月匆匆,斗转星移,时间湮没了漫漫古道。但在口口相传的地名中,却保存着历史巨人们清晰的足迹。让我们重走唐朝路,去触摸2000多年的文化血脉,去传承中华民族那高傲而坚韧的文化基因。


  和兵团的其他团场相比,1955年建场的六师土墩子农场是个小团场,但因其有座烽火台而闻名遐迩。

  从长安城出发、经河西走廊蜿蜒而来的丝绸之路北道,从敦煌进入巴里坤,然后延伸到木垒、奇台、吉木萨尔、阜康、昌吉、乌苏、伊犁直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这就是唐朝路,又称丝绸之路新北道。与这条古老商贸通道相伴随的是一座座烽火台,也称烽燧。

  土墩子农场的烽火台,是六师垦区内唐朝路上仅存的一座烽火台。因为当地人称它“土墩子”,农场因此而得名。

  土墩子农场烽火台建于唐代,位于农场机关东北1300米处,南距阜滋公路300米,被围于耕地中。地理坐标为东经88°15′25″,北纬44°10′33″,海拔高度613.7米。原高12米,上千年的风雨剥蚀,残高仅为6米;呈四方形,底边长6米,顶部宽3米,体积为112.5立方米,夯筑。夯层厚0.06米至0.08米,平夯加小夯窝,窝径0.04米至0.06米;结构采用穿维木法,维木孔径0.12米至0.16米不等。烽火台西侧有建筑遗迹,地方文物部门曾在此捡拾到红陶片等。2007年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信息传递,可追到3000多年前。那时候,乘车传递曰“驵”,乘马传递称“驿”。烽火传递早在周朝就有,天子举烽火,各地诸侯立马带兵前往救援,共同抵抗敌人。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为了使烟直而不弯,常以狼粪代替薪草,因而“燧”又别称为“狼烟”。烽燧制度很严格,规定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举一道烽或燧,示意来敌500人,500人以上举二道烽或燧。乘马、乘车及烽火传递,相互依存,沿用至清。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管理烽火台的官吏叫燧长,带领燧卒日夜守候,随时受命发出或接收信息。燧长有病请假,必须经上级批准,组织化程度很高。汉高祖刘邦就曾经是秦王朝的一名燧长,可见,这个职位的重要性。燧卒也兼屯田。土墩子烽火台不远处曾有一土井,他们耕种养畜,就像今天的团场职工,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烽火台十里相间,台台相连,通达数千里。信息传递,几千里距离,烽烽相传,燧燧相接,一日到达,比当今的火车、汽车还要快速。这是“光通讯”的魅力。

  土墩子农场烽火台这座唐代的军事建筑,历经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已是一身残损、满面风尘,但依然背映雄伟的天山雪峰,顽强地屹立在旷野里,指引着迷路的驼队,守护着每一寸国土。

  土墩子农场烽火台是六师垦区内最古老的建筑。人们无法看见唐代的戍边卫士是怎样生活的,但可触摸到他们亲手夯实的这座最环保的建筑;人们无法想象1300多年前,唐朝怎样历经7年最终平息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的叛乱,但可以肯定燧卒们就是在这座烽燧上点燃了示警的狼烟。

  烽火台是最早的信号发射装置,不过它发射的不是无线电波而是光信号。烽火,不仅见证了古战场的刀光剑影,也给人类未来的通信以智慧的启迪。

  烽火台曾经维护着西域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也是屯垦戍边的历史见证。

  土墩子烽火台更像一位历史老人,稳坐天山脚下,注视着东来西往的过客。见过6岁的李白随父母东归的驿车,见过北庭判官岑参扬鞭催马西去视察屯田的背影;见过撒马尔罕踌躇满志的粟特胡商,见过身着迦裟万里独行的悟空法师;见过东去的漫漫驼队,见过西去的官车辚辚;见过回鹘军助唐收复北庭的吴钩,见过成吉思汗西征的大旗;见过屯兵开垦的荒地,见过燧卒耕种的麦田;见过左宗棠刘锦棠挥戈出关的雄姿,见过阿古柏入侵政权覆灭的狼狈;见过征战,见过和平;见过兵团垦荒者的足迹,见过新丝绸之路空中通道从头顶掠过的空客A380……

  烽火台见得太多太多,但它默默无语;历代的燧卒奉献太多太多,但他们默默无闻。

  土墩子农场的儿女,与坚守烽火台的燧卒相距千年,但他们肩负使命、忍辱负重、乐于奉献的精神相同。地处唐朝路上的六师14个团场,可以说是新时代丝绸之路上14座现代版的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