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六师· 一〇三团篇
五色丝织为锦,七彩华纹为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以山脉为梭,河流为线,风云织经,诗情绣纬,在78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镌画着一方锦绣家园。
自东向西、由南至北,从阿尔泰山到天山,从开垦河到玛纳斯河,从青格达湖到千岛湖,从将军戈壁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大自然将佳山胜水、多彩矿藏和丰盛物产毫不吝啬地馈赠给这片大地。
这里
每一寸山水都是风景
每一处风景都有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是传奇
岁月更迭,沧海桑田,这片大地的内在始终如一;气象万千,日新月异,这片土地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始终如一;天华物阜、地毓人杰,一代接续一代,耕耘始终如一。
地名,照亮回家的路, 一〇三团蔡家湖镇的地名里,可以追寻亮剑之团的历史足迹。
一〇三团的前身新四旅二十五团诞生于太行山岳,历经抗日御敌的烽火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因面对强敌敢于亮剑而立下其赫赫战功,电视剧《亮剑》取材于它的英雄史记。
关山初度,征尘未洗。1952年,这支部队完成北疆剿匪和卫戍迪化的任务后,挺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蔡家湖,为赢得新的胜利再次亮剑。
在唐朝路上守望了150年的新渠子古城,清楚地记得,1870年,为抗击阿古柏侵略军,400多名勇士在此建城、耕战自卫,向外敌亮剑。然而,他们赶走了侵略者,却被国民政府的苛捐重税洗劫,引燃的战火最终将繁荣的古城焚为废墟,将丰收的田野弃为荒原。
新渠子古城清楚地听到,当嘹亮的军号声划破黑夜,军垦战士向荒原亮剑,“他们开荒打井的劳动号子和耕耘收获的机车声唤醒沉睡的荒原,“向前、向前、向前”的呐喊声响彻在蔡家湖一碧千里的军垦麦田上空。
新渠子古城清楚地看到,军垦战士们向焦渴的大漠亮剑,他们人抬肩扛,修堤筑坝,蓄天山雪水、润万物生灵,他们把理想和浪漫倾注在这绿波碧浪里,用寓意美好的凰家梁为水库命名。
在屯垦天山的征程里,在一次次亮剑冲锋的队伍里,挺进蔡家湖先锋班、打下第一口水井的战士徐根元,特级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杨保孝,知青杰出代表、革命烈士周春山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和一批批无名英雄把亮剑的光芒擦拭得更为夺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汗水浇灌出的绿洲上, 一〇三团出品的“金皇后“甜瓜沿着丝绸之路用甘甜征服天山南北、赢得八方美名,“中国甜瓜之乡”响誉中外。

今天,青春缔造出的湖泽上,水光潋滟,百鸟翔集,把江南的美景演绎在西陲边域。凰家梁水库换了新的名字——千岛湖,这是军垦人亮剑新时代的“出师表”。生态兴则文明兴,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让大地更绿,让中国更美。
今天,理想耕耘出的沃野上,军垦新城——蔡家湖镇隆起在国家重点镇的高地上,向世人昭示着军垦人用双手创造的现代文明与繁华。
“我不会用命运注解生命、我不会用失望迎接黎明,历史只教会我不屈的奋进,用热血铸造未来的前景。”这是兵团情怀的朴素写照,是亮剑之魂的深沉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