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六师·红旗农场篇

发布时间:2023-08-25 11:34:04 来源:五家渠TV 作者:五家渠TV 阅读量:

五色丝织为锦,七彩华纹为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以山脉为梭,河流为线,风云织经,诗情绣纬,在78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镌画着一方锦绣家园。

自东向西、由南至北,从阿尔泰山到天山,从开垦河到玛纳斯河,从青格达湖到千岛湖,从将军戈壁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大自然将佳山胜水、多彩矿藏和丰盛物产毫不吝啬地馈赠给这片大地。

这里

每一寸山水都是风景

每一处风景都有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是传奇

岁月更迭,沧海桑田,这片大地的内在始终如一;气象万千,日新月异,这片土地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始终如一;天华物阜、地毓人杰,一代接续一代,耕耘始终如一。


一地览百景、一日阅千年是红旗农场的骄傲,她南依天山,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13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浓缩了新疆最具特色的风情美景,延伸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轴线。


在这里,一日之内可以浏览天山草原,静听松涛与溪流呤唱;泛舟戈壁平湖,坐看白云与碧波荡漾;穿行瀚海大漠,品怀诗意与激情碰撞。

在这里,一地之境你能聆听到西汉时期就已经在丰盛堡的荒原上唱响的大风歌,你能触摸到大唐王朝在北庭地区开疆拓土的不朽繁华,你能感受到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异彩纷呈。

在这里,风情美景的目不暇接和历史文化的厚重灿烂,以璀璨的光芒穿透岁月长河、照耀庭州沃野、辉映红旗如画。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翻过天山,延伸到红旗农场丰盛堡一带的郁立师国。公元前48年,西汉首开北庭兵屯,拉开红旗农场屯垦史。唐代公元650年至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北庭屯田达11万亩空前规模,红旗农场相毗邻的北庭都护府成为天山以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以北庭都护府为轴心,丝绸之路新北道沿着古尔班通古特大漠南缘一路向北,直达碎叶城,即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这条古道被史书《魏略》称之为“有三道”,后人称之为唐朝路、碎叶路。

沿路,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留拓下悠远绵长的足迹,长河落日,绢马贸易的驼队沿着大漠中的唐朝古道,连接起东西方两大文明,将汉韵唐魂的辉煌一路播撒。关山明月,年幼的李白跟随着迁居内地故土的家人,沿着天山一路东行,欣赏着苍茫云海,从此走向诗坛巅峰。铁马冰河,胸怀报国壮志的岑参两度出塞,在这大漠边关征战驰骋,用勇武和梦想把塞外的雄奇瑰丽写入诗行,义满天山,左宗棠率湖湘子弟抬棺西征、收复新疆,三场槽子、四场湖牧养的战马驼载着将士的豪情引得春风度玉关。




景之巍巍堆绣,情之汤汤织锦,锦绣红旗,更是三代红旗儿女60多年来用生命和青春接续奋力拓展的华章。

车师古道上,农场文化的传播者、草原夜莺——阿肯深情地吟唱着大三台沟的历史变迁,冬不拉的旋律里,牧场依旧繁花似锦、松林依旧涛声阵阵,星空依旧璀璨绚烂,当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牧民的生活就改变了模样,哈萨克族永远也唱不完的长诗里今天写满了幸福。



下兴湖水库的碧波里,述说着农场人让荒原变绿洲、戈壁上建花园的奇迹,历时28年修建的水库里奔涌着农场人勤奋不息的斗志,它让农场成为中国“北庭”红花的故乡和兵团的粮仓,它让这座军垦新城掩映在绿荫和花海之中。在这里,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农场1.76万名各族群众在田园风光里,享受着城镇的便捷与舒适。在这里,上一刻,在喧闹的集市里还品却着世间的烟火气息,下一秒,便能融入现代都市的霓裳。

古尔班通古特大漠旁, 50多公里长的人工防风林以立正的姿势,把“沙魔逼退了5公里,把曾经狂暴肆虐的大漠改造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生态卫士、绿化中国年度人物奖获得者马献民,18年义务植树58万株,把绿色诗行写在大漠边缘。

唐朝路下, 11.12亿吨储量的油气在沉寂了上亿年后,被今天的盛世强音所唤醒,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正蓄势待发,为红旗农场开启新的征程,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