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六师·土墩子农场篇

发布时间:2023-08-25 11:34:04 来源:五家渠TV 作者:五家渠TV 阅读量:

五色丝织为锦,七彩华纹为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以山脉为梭,河流为线,风云织经,诗情绣纬,在78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镌画着一方锦绣家园。

自东向西、由南至北,从阿尔泰山到天山,从开垦河到玛纳斯河,从青格达湖到千岛湖,从将军戈壁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大自然将佳山胜水、多彩矿藏和丰盛物产毫不吝啬地馈赠给这片大地。

这里

每一寸山水都是风景

每一处风景都有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是传奇

岁月更迭,沧海桑田,这片大地的内在始终如一;气象万千,日新月异,这片土地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始终如一;天华物阜、地毓人杰,一代接续一代,耕耘始终如一。


沿着唐朝路继续西行,在土墩子农场观瞻六师最古老的建筑,参悟古人的智慧。这个于1955年成立的农场因这处土墩而得名,这处土墩已经在唐朝路上屹立了1300多年。它的身影曾频繁地出现在唐宋诗人的诗行里,“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它就是烽火台,又称烽燧,它的名字象征着战争、战火和战事,趋吉避害,向往和平安宁的人们于是称它为土墩子。



复原它的外貌,它应该身高在12米以上,在它的目距范围内,每隔10里便设一座烽火台,彼此相望,沿着丝绸古道一路排列,宋代马之纯诗云“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连。”

烽火台,因战事而生,是当时最快的通讯设施,是现代光通信的鼻祖,“不用赤囊来塞下,可须羽檄报军前”。来自边关的战情警讯转换为烽火台上燃起的狼烟和火焰,烽烽相传,燧燧相接,一昼夜可飞越3500多公里。

坚守的烽燧维护着西域的安宁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是守望时空的年轮,它记载着战乱与和平、分裂与统一的历史巨著,它讲述着烽火连天的蹉跎岁月,也见证着太平盛世的欢乐年华。

同是见证者的古老建筑,土墩子古清真寺的一石一木、一梁一柱在雕镂描画的线条和色彩里,呈现着力学艺术的精巧美妙,解读建筑语言的博大精髓。


土墩子古清真寺于1894年由汉、回、哈等多民族群众共同出资筹建。整体按道教八卦方位布局,大门为佛教寺院式山门结构,是新疆唯一有斗拱的砖木结构清真寺,在漫长的岁月中,斗拱作为中国建筑独有的构件,无论从艺术和技术上,都承载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和气质。

清真寺大殿顶部采用歇山式卷棚顶架构,极具汉唐建筑风韵。殿内彩绘融合苏式彩画、旋子彩画等形式,廊柱基座上、壁龛窑殿旁,莲花、宝瓶、铁刹等图案被绘制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是佛教和道教的符号,二龙戏珠、倒挂蝙蝠、生命之树等吉祥喜庆的纹饰装饰着整座建筑,创造它的建筑师们用天然的美学,把中原文化的印记留在这座伊斯兰古建筑上,每一个细节都是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智慧结晶。古往今昔,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同民族,早已经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流,

寻根溯源,它们所保留的记忆,阐释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灵魂,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是各民族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美好向往,无论时光过去多久,气象恢宏、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从来没有变过。





建筑为文化代言,更为精神放歌。甘河子河,土墩子农场的母亲河,它源自天山雪峰,俯瞰峡谷平原,一路奔腾下跃。它天性是一条流淌着野性的河,桀骜不驯,曾经它撕毁河床堤坝,冲毁城镇良田。土墩子农场三代人背石筑渠,牵引着河水,在戈壁荒漠里,浇灌着农场7.5万亩农作物,养育着农场7800多名各族群众。

甘河子河是一条流淌着意志的河,河床两岸砌筑的石堤是农场水利人的功勋墙,筑就石堤的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枚奖章,其中,女工班的奖章最为沉重而绚丽。在本是男人世界的水利工地上,女工班的妇女们忘记了性别,却没有忘记责任,她们和男人一样从冰冷的河水里搬石筑基,从1962年开始修建,她们以水涤心,以石砺志,冰冷和繁重磨砺出让天山为之骄傲的英雄女工班。她们的背上,背起的是农场崛起的基石,更是兵团精神的丰碑。


甘河子河是一条流淌着梦想的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到哪里,哪里就有丰收的庄稼,哪里就有美丽的画卷。浪花一路绽放,向奉献者致意,为农场腾飞的梦想喝彩,她的每一朵浪花,都有力量,每一个梦想,都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