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振兴号角 打造美丽连队 —— 一○三团蔡家湖镇一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
盛夏的一○三团蔡家湖镇,烈日高悬,热浪滚滚。
然而在该团镇一连,一条条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一户户正在贯通的自来水管网,一项项惠民工程的实施,以及正逐步焕然一新的连队面貌,让该连职工欣喜不已。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改革红利逐步显现,农业生产更绿色高效,连队环境正向更宜居迈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全面吹响,师市迅速行动起来,资金、人力、技术纷纷投向基层连队。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在这瓜果飘香的季节里,一○三团蔡家湖镇一连正悄然发生着巨变。
强化组织保障 筑牢战斗堡垒
一连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五家渠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处于该团镇通向甘莫公路及五家渠市的必经之路。然而就是具有如此区位优势的连队,竟是该团镇落后连队,经济发展缓慢,职工怨言普遍较大,矛盾相对突出,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
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是连队基层组织的核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优势和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今年师市选派“访惠聚”工作队进驻该连,在做好“访惠聚”工作的同时,切实帮助该连“两委”抓好连队各项工作。
董清明是师市党委党校副校长,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又有着多年的党建工作经验。今年被师市选派至驻该连任“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同时担任该连党支部第一书记。
近年来,由于职工在种植结构调整中,盲目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市场脱轨,造成大部分职工亏损严重,更有甚者拖欠银行贷款无法按期还清,导致今年农业生产无法开展。
进入该连以后,董清明积极走访,广泛调研,实地了解职工的所期所盼。董清明认为,根本原因是连队党支部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董清明首先加强连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定期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相关政策,引导他们当好政策明白人、职工群众贴心人、帮扶带头人、攻坚指路人。同时,努力提升连队“两委”的履职能力、群众工作本领和综合素质,做到带头学习提高素质、带头维护团结稳定、带头争创一流佳绩、带头服务基层职工群众、带头遵守党纪国法。
一连指导员韦向东说:“董书记来了以后,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经常组织我们学习,并细化了连队‘两委’班子分工,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我们‘两委’也将全力配合好董书记,开展好连队各项工作。”
抓住了党员队伍,就是抓住了“关键少数”。董清明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活的优势,帮助连队“两委”开展好各项工作,尤其是在夯实基层党组织、找准产业发展道路、转变职工群众思想观念、完善制度设计等方面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如今该连“两委”班子凝聚力强了,服务能力提升了,推诿扯皮的事没有了,职工的怨言自然少了,带领职工致富的信心反而更足了。
加强教育引导 推进民风建设
7月26日周四,是一连职工每周定期学习的日子。这天傍晚九点半,100余名职工早早来到连队,齐刷刷地坐好,等着开会学习。
一连连长邸胜合感慨地说:“以前开会要挨家挨户通知,有些人叫都叫不来,现在每到规定时间,职工都很自觉地来了。”
今年以来,一连“两委”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教育,通过定期开会,组织大家学习国家、兵团相关政策,通过思想教育,提升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
履行民兵义务是每个兵团职工的职责使命。在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中,兵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兵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化了职工、土地、民兵“三位一体”思想,确保能够拉得出、用得上。
一连以前有几套迷彩服,值班的时候大家轮流换着穿,由于衣服大小尺寸不合适,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对于这个问题不仅连队“两委”看在眼里,职工对此也颇有微词。职工安文清说:“兵就要有兵的样子,穿的乱七八糟,一眼看上去像打了败仗的逃兵。”
6月3日,该连60余名职工自发组织起来,请“两委”帮忙购买了统一的服装,其余职工也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服装。如今该连职工执勤、训练,穿着干净统一的迷彩服,雄赳赳气昂昂,颇有一副胜利之师的英姿。
“以前雨天出门一身泥,夏天出门一身土,这样的日子终于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该连职工后爱科看着正在变化的连队面貌在朋友圈“晒”了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不仅能聚集人气财气,更凝聚着基层民心。一连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多是坑洼不平的土路,遇到雨雪天泥泞不堪,出行很不方便。
今年,师市对该连道路全部进行整修硬化,然而由于连队缺乏长期规划,部分房屋建设不合理,影响了道路施工。
该连道路项目施工负责人吕大武进驻连队了解情况后,也犯了难。他说:“因职工房屋阻隔,部分路段成了断头路,更有部分路段因为宽窄不一,施工车辆无法进入,即使修好,道路也不易于通行。”
针对这种情况,董清明和连队“两委”积极协调,对于阻碍道路施工的职工进行劝导,引导他们为修路让道。
连队房屋迁移没有补助,这让部分职工心存疑虑。在此次修路过程中,后爱科家的院墙占了一部分路基,导致原本通畅的道路,到他家跟前突然没办法延伸下去,虽然知道路修好以后,自己也是受益者,但是让他把院墙向后移一点,他还是心有不甘。
经过董清明等人的劝导,后爱科主动把院墙向后移了一米多。他说:“人不能光考虑自己,路修好了大家都受益。”
目前,该连道路施工项目已基本完工,已经实现全面通车。吕大武感慨地说:“在一连项目推进特别顺利,‘两委’协调有力,职工也特别支持。我们会尽快把路修好,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
加大环境整治 助推连队振兴
“老徐你们家院墙外面的柴火赶紧收走,太影响环境了。”7月19日,一连十户长安文清在连队巡查时发现,退休职工徐新林家的院墙外堆放了大量柴火,严重影响了连队环境,及时劝导他进行清理。
安文清家处在一处十字路口,本是交通便利之处,但是由于房屋对面是一小块空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处垃圾倾倒点,这让他苦不堪言。
“夏天瓜皮果皮乱丢,蚊蝇肆虐,污水横流,严重影响生活。”安文清无奈地说。安文清也曾对周边职工进行过规劝,同时向连队反映过相关情况,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今年,该连针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联系五家渠城华市政一○三团蔡家湖镇分公司,在该连设置了七八处垃圾箱,并派专人进行定期清理,连队面貌焕然一新。
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好处,安文清主动担当起了十户长,将各大会议精神、相关政策及时向职工传达,同时自觉做起了环境监督员。
安文清说:“连队是我们大家共同居住的地方,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环境美了,我们的生活也好了。”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开展连队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硬仗。从今年年初,该连下大功夫进行连队环境卫生整治,清理林床、栽种树木、打扫卫生等,一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轰轰烈烈开展。
董清明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始终坚持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的理念,我们的连队才会更美,职工生活才会更好。”
一连是少数民族聚居连队,养殖是连队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也因为养殖,造成连队饲草、羊粪到处堆放,严重影响了连队环境卫生。
6月25日,董清明在入户走访的时候,突然看见原本干净的道路上,撒满了羊粪。通过巡查,发现是职工王永平放羊所致,立即对他进行了批评,并要求他立即清扫干净。
“我们在职工大会上也对他进行了批评,同时也对他能及时整改提出了表扬。以他为例,教育引导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维护连队环境卫生。” 董清明说,下一步我们将规划一块养殖区,逐步进行集中饲养,改善连队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的改善不仅改善了连队职工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人来连队购房生活。
五家渠市民高万基前些年在一连购置了一套平房,闲暇的时候偶尔过来居住。
“刚来到这个连队的时候,只是觉得交通便利,但是居住环境还是比较差,垃圾堆放的到处都是。” 高万基说。
今年夏天,当高万基再次回到连队的时候,发现连队环境卫生大变样,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正在进行,道路也在铺设,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董清明说:“路修好了,我们还要安装路灯,到时候我们连队将实现路平、灯明、环境美、生活舒适,正逐步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生态宜居的连队建设新格局。”
改革释放红利 增强发展动力
目前,棉花田管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然而一连职工吴定江还会不定期到棉田转悠一圈,除除草、看看有没有病虫害,丝毫不放松。看着长势喜人的棉株上,结着一个个硕大的棉桃,吴定江已经提前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去年以来,师市不断推动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推进,通过团场国有农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取消“五统一”,职工主动转变以往行政命令主导下的“等、靠、要”旧思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闯市场,改革红利逐步显现。
吴定江前两年种植亏损严重,导致今年春耕春播工作都成了难题。
今年连队“两委”引导吴定江通过农发集团订单种植棉花,不仅提前拿到了预付款,还享受到了低息贷款,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压力。
吴定江说:“这都是改革带来的变化,连队‘两委’服务方式转变了,师里对我们职工的优惠政策更多了,我现在坚决拥护改革。”
职工群众增收渠道不宽、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连队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也是一连主要矛盾所在。
今年一连“两委”通过师市优惠政策,不断引导职工加大订单种植,其中棉花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较去年翻了一番,与波尔多牧业签订了2600亩的青储玉米,与番茄酱厂签订了1700亩的番茄。同时鼓励职工外出打工增收,目前该连有80余名职工常年在工业园区、五家渠市等地打工增收,其余职工均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外出打工增收。
该连职工黄振刚由于前期亏损严重,今年在连队“两委”的鼓励下,把土地流转出去,两口子在新疆六孚纺织工业园有限公司打工,一年收入也有七八万元。
“土地能养活人不假,但是不能把人给拴死了。你看现在土地流转出去,咱啥也不用管,还能有稳定的收入,在外打工多安心。”黄振刚告诉记者。
职工的事情自己说了算,这正是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以来带来的红利,不仅确立了职工市场主体地位,更激发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公平公开公正六个字,真正落到实处了。
董清明说:“改革后,我们将过去连队主动发布‘命令’,职工被动接受的模式,改为连队‘两委’积极做好协调服务的模式。职工的事职工办,大事小事开会商讨,一次不行两次,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连通过改革完善制度,运用制度的力量为人民福祉保驾护航、筑牢根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坚实、更可持续。
全面深化改革的破与立,无不聚焦人民利益而行,既让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所共享,也为社会进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董清明说:“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引进小微企业,让职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进一步拓宽连队职工的增收渠道。”
现如今,一连职工的生活如同他们的收入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
集聚各方力量 加快发展步伐
“王副队长啥时候有空,再给我理一下头发。”
“好,你随时过来,我随时给你理。”
7月19日,师市驻一连“访惠聚”队副队长王白羽在走访入户时,与退休职工傅良禹亲切交谈着。
现年82岁的傅良禹是一名退伍老军人,由于腿脚不便,一年到头也去不了几次团部,头发长了,只能自己想办法拾掇一下。
今年年初,王白羽在走访的时候了解到,由于一连距离团部8公里,连队没有理发店,给职工群众生活带来了不便。
王白羽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把电推子,免费给老人理发,久而久之连队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请王白羽理发,王白羽已经用坏了2把推子。
“这都是小事,只要能给职工带来方便,都是我们‘访惠聚’工作队该干的。”王白羽说。
进驻连队以来,“访惠聚”工作队发挥优势,用真情帮扶温暖民心,用真心联谊交往交融,积极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队长董清明利用党校教师优势给连队宣传政策,出点子、建制度,王白羽为困难职工免费赠送鸡苗、找项目,队员李伟迪、林郁帮助困难户干农活,杨笑笑帮助连队进行台账规范化建设。
这两天一连职工余晓春已经和梅花集团签订好了明年200亩玉米的种植订单,他说:“今年的作物还没收,明年的订单已经有了,这样的好事以前还真没遇到过。”
今年王白羽利用个人关系,帮助一连与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签订了明年880亩的玉米订单合同,还争取到了88吨叶面有机肥。
“访惠聚”工作队进驻该连以来,积极帮助连队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督促连队落实好“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制度,做好连队党务、财务公开公示,建立“两委”包片联户及常态化走访入户制度,加强职工、土地、民兵“三位一体”教育,建立健全职工管理考核制度使连队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我们‘访惠聚”工作队与连队‘两委’班子互帮互学,真诚与’两委‘交朋友,当好他们的参谋和助手。“董清明说,通过给“两委”教经验、教方法、教思路,就是要把“两委”班子带起来,让“两委”真正成为职工的领路人,切实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工作队成员不摆架子、扑下身子,与我们‘两委’打成一片。”韦向东说:“他们真心实意帮我们。”
该“访惠聚”工作队在工作、生活上主动融入连队,摆正位置“联手”、工作部署“联动”、修订制度“联建”、走村入户“联访”、文体活动“联谊”,真正做到了帮忙不添乱。
今年以来,一连集中“访惠聚”“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各方力量, 结合区域、领域、行业特点,整合各方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把该连打造成师市连队工作的标杆和样板。
如今一连面貌不断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职工脸上的喜悦不断增多,这正是一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