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5+模式解决扶贫领域的老大难问题

发布时间:2019-05-30 18:11:56 来源:北塔山牧场 作者:陈优 阅读量:

第六师北塔山牧场是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团场,地处中蒙边境,边境线69.114公里;哈萨克族职工群众占总人口的93%,共3781人;今年4月经兵团扶贫办验收,牧场如期脱贫,但巩固脱贫的形势不容客观,扶贫领域的问题整改还存在“老大难”问题,产业发展滞后,职工群众增收渠道狭窄。其中,牧场草建连的土豆窖整改问题一直是上下关注的焦点,整改的难点。牧场新一届领导班子,通过“5+模式切实解决此问题,将土豆窖和土豆种植变成了职工群众增收的热点,变成了推动职工群众先进生产的亮点。

牧场党委直面问题,抽丝剥茧,找出土豆窖问题的症结在于:一是牧场建设此项目时,没有实际考虑职工群众种植土豆的亩数及产量,产量低必然导致土豆窖800吨的容量受限,其价值难以发挥;二是土豆产量低,是由于没有合作社带头种。职工群众自发种,不懂科学种植,产量自然低,没有产量就没有销售市场;三是有合作社带头,没有牧场及连队的帮助和引导也不行,以前是成立一个、跨一个、损害一群人;四是土豆产量提升,合作社运行规范后,还需带动其他职工群众共同增收,从而开垦更多耕地,种植更多土豆,打造绿色品牌,发挥土豆窖更大效益,最终目的就是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五是推而广之,下一步,牧场党委将把该连1800亩土豆种植、蔬菜种植、苜蓿种植集中打造成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区,带动和引导牧场其他连队共同增收,改变“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改变完全依靠政策性补贴及传统放牧为生的现状。

针对以上问题的症结,牧场党委采取了“5+模式”解决土豆窖整改这个顽瘴痼疾,即:“合作社自发干+连队两委带+牧场党委推+师市农科所扶+兵团组织部挂”。一是合作社自发干。过去三年,职工群众自发种植土豆,都是各自为阵,难以形成规模。而且,种植户基本靠天吃饭,靠雪水灌溉地,产量低、质量差。今年,在牧场党委的鼓励和支持下,15户职工群众成立了合作社,借款20万元,承包了500亩耕地,在师市农科所的全程指导下,于528日前土豆种子已经全部播种完毕;二是连队“两委”带。连队“两委”的三名成员是合作社的成员,这三名成员发挥了带头作用,从规范合作社管理,到参与播种,再到付费聘请其他职工群众帮助播种,充分发挥了“两委”的管理及服务作用;三是牧场党委推。牧场党委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优任组长,通过帮助合作社借款,运用法制规范合作社运行,协调师市农科所精准援助,整治连队“两委”的工作作风等举措,全方位的促进丰产丰收;四是师市农科所扶。师市农科所在过去援助牧场农业种植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扶持的力度,捐赠了50万的农资,并派驻了两名科技员全程跟踪指导土豆种植;五是兵团组织部挂。兵团组织部挂钩牧场草建连,针对该连1800亩耕地种植缺水的现状,帮助牧场申请资金2500万元建设一座中型水库,可研性报告已经批复,建设主体为师市水利建管处。此外,还给该连援助100万,用于连队抓弱建强及人居环境整治,近期将利用这笔资金建设感恩广场、文化长廊、人畜隔离栏。

通过“5+模式”整改土豆窖,引导合作社种植土豆,发挥土豆窖的最大效益,推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促进连队全面发展。使得北塔山牧场扶贫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变成了令人振奋的亮点,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更加宽广,连队先进生产力引领示范作用更加凸显,牧场完成脱贫攻坚及巩固任务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