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防控“遇上”清明节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奥密克戎等变种病毒快速传播,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祭扫活动又开始了,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视家族亲情的民族,祭奠逝去亲人是每一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今年的祭扫活动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人员聚集、车辆聚集、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如何应对这个高难度的问题呢?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了。土墩子农场这个小团场又悄然发生着变化,农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和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提前做出预案,通过微信这个人人都会使用的社交平台,上街宣传、发倡议书,并把《土墩子农场2022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贴到每个连队的职工群众微信群里。力争让全场都知道农场的防控预案。新时代的连队两委带领职工群众利用微信这个大众社交媒体把每一个职工群众都联系在一起,这正是智慧管理的充分体现。
连日来,土墩子农场社会事务办、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城镇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出动人力和机力,开展殡葬服务机构公墓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按照土墩子农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毫不松懈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土墩子农场公墓区采取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车流、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请广大职工群众开展祭扫活动时,严格落实清洁消杀、口罩佩戴等防控措施,做到文明祭扫、安全第一。以下四类人员不可参加祭扫活动:一是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人员;二是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或赋红码人员;三是正在落实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四是体温异常、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积极倡导文明祭扫方式。积极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来怀念逝者、寄托哀思,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变实地实物祭扫为注重精神传承,营造文明祭扫的社会氛围。在清明期间,积极创建“无烟公墓区”,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活动。请广大职工群众积极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
认真配合安全生产工作。广大职工群众要认真配合节日期间祭扫场所及周边地区开展的错峰、限流等人员交通疏导工作。要配合农场有关部门维护公益性墓地、历史埋葬点及野外祭扫用火安全,杜绝拥挤、火患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共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殡葬,清明节向逝去的亲人敬献鲜花、贵在心意。请广大职工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树立环保意识,认真遵守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墓地摆放塑料花(树)等规定。自觉维护小城镇环境卫生,不在农场场区内道路口、绿化带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抛撒冥币,共同维护青山、绿水、蓝天,倡导绿色环保、文明祭扫新风尚。希望广大职工群众在2022年清明节日期间,切实增强疫情防控意识、文明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过一个安全、祥和、文明的节日,为建设美丽、宜居、和谐的农场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