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农场:农田残膜回收发展生态环保绿色农业
近年来,新湖农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打响残膜回收攻坚战,引导职工群众开展规模化农田残膜回收,清除白色污染,还农田于自然,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5月12日,在新湖农场19连职工杨忠全的地里,新湖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连队“两委”正在查看棉花长势情况,并对土地残膜污染治理情况进行查看。
今年50岁的杨忠全,种植棉花近30年,说起残膜对土地的影响他感慨很深。
新湖农场职工 杨忠全:没有回收之前就是对农田污染很大,造成出苗困难,残膜回收后对春播播种有好处,对种子发芽率有好处,回收以后出苗率也高了,出的苗齐了,单产也上去了。
农田残膜污染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出苗率和农作物根系下扎,也影响农作物产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2017年开始,新湖农场根据“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在每年春播前和秋收后两个时间段动员职工群众进行残膜回收,从而充分将本年和往年的残膜最大力度的清理干净,逐步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湖农场19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 吴玉德:在2017年之前没有残膜回收的时候,产量最高的也就300多公斤,从残膜回收开始以后,单产高的达到580公斤,职工尝到了甜头,他们自己就干了也不用人催了,我们19连耕地面积在12841亩,百分之百完成残膜回收以后,进一步提高了产量。
为了加大了残膜回收力度。新湖农场还通过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引进了残膜回收率高的“残膜回收一体机”,实现了残膜回收和棉花秸秆还田一次作业,残膜回收率也达到了95%以上。
新湖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王晓刚:通过我们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对残膜回收先进的机具加大补贴力度,截至目前,农场的这个残膜回收一体机就近四百多台了,残膜回收率通过我们这几年的监测,可以达到95%左右。
据新湖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晓刚介绍,从2017年开始农场逐年对耕地土壤的残膜量进行测定,通过卓有成效的治理,每年播种所需的地膜95%得到了清理,将清理的残膜进行集中堆放,防止二次污染,土壤的残膜量逐年下降,这也为农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