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兄弟同心 其利断金
“这是今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河子实验站推广的棉花新品种,你看看这些相关资料……”
2月21日,在位于一〇二团的五家渠梧桐国华农机专业合作社里,六连职工楚晓娟像往年一样,来咨询合作社社长付国华今年有没有适合种植的棉花新品种。
“这里的农资质量有保证,价格公道,服务周到,大家伙都信赖他。”职工楚晓娟说。
付国华(中)、付国红(左)、付国杰(右)三兄弟查看合作社农机具配件销售情况
2013年10月,付国华、付国红、付国杰三兄弟乘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东风,成立了国华农机专业合作社。从起初由团场作价、个人承包的几套老旧农机具,发展到现在平地机、搂膜机、播种机、犁地机和无人机等农机和配套农机具应有尽有,多达40台架。
一路走来,三兄弟齐心协力,通过不断地学习钻研和实践,把所有农机具更换成更具有现代化、智能化的农机具,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合作社办的越来越好,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
为了扩大经营范围,2022年6月,三兄弟又自筹资金100万元,成立了新疆华源农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将原有的单一的农机服务延伸到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供应服务。
为了做好各项质量保障,给职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付国华和他的兄弟都会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新购进的种子先行试种,达产达效后才会推荐给职工扩种。

“他们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没有让我们失望过。”九连种植户吕建忠告诉记者,早在2015年,因为自己所在连队离团部较远,许多农机户都不愿意跑到20公里外提供服务,而付国华兄弟却数十年如一日,为这个连队职工做好农机服务。
2016年,吕建忠种植了1000亩食葵,因为品种和天气原因,当年亏损80万元,累累债务。春耕时节,付国华还是一如既往准时出现在吕建忠的地里,耙地、平地、播种、秋翻……默默无闻地支持,雪中送炭般的温暖让吕建忠重拾信心。“心里暖暖的,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感激!”吕建忠感慨地说。
一连职工俞志锋、吴随虎的家属长年患病,每年开春购买农资时,付国华都会安排车辆把农资送到他们两家的地头,并安慰他们放心种地,等收成好了再付费用。
“他们三兄弟都是实诚人,能帮助别人时从不推托,即使赊欠费用也没有怨言。”六连职工李三民凭借一技之长,从2015年开始加入合作社,从事农机服务。
“播种、犁地时不免会磕磕碰碰,有时候把农具损坏了,或者是作业质量有纰漏,他们没发脾气,都是耐心地给我指导,教会我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李三民靠着付国华兄弟的帮衬,日子更是百尺竿头——越过越好。

“先大家,后小家,我们为大家提供更优质、更满意的服务,让大家都能有好收成,挣更多的钱,合作社和公司才能更好地发展。”付国华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