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桥故城做清洁 迎四方游客
每到放大假,让久居城里的人有机会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地处呼图壁河最下游、距离呼图壁县90公里的一〇六团马桥故城就是一处放松心情、走进自然、领略大漠风光、感受沧桑古朴历史的一处绝好之地。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马桥胡杨沟,有大漠和绿洲交织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有160年历史的古城遗迹,七八十年代的老俱乐部,见证了新疆和兵团的发展历程,带您感受不一样的兵团军垦历史文化,有……,总之,您来到马桥,绝不会让您白来一趟。这不,为了让长假期间来旅游的人们有个好的体验。近日,第六师106团组织志愿者,在马桥故城遗迹处开展“保护历史遗迹 传承红色情怀”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对马桥故城内外散落的垃圾进行了人工捡拾清理,净化了故城环境卫生。医院统一灭鼠活动,巩固爱国卫生运动成果,预防和控制鼠传疾病发生。
马桥故城,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自同治年间1865年,为抵御阿古柏叛乱、沙俄入侵而修建的土夯城墙,起到排忧外患,安抚百姓的作用。乡民以求生计,相安无事。蜿蜒而过的洛克伦河(马桥河)穿城而过,把城分为民城和军城两部分。因当时在河上修一桥,仅容一人一骑通过,因此叫马桥。
马桥古城历经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145年,见证了新疆和兵团的发展历程。清光绪3年,1877年,清政府平叛了阿古柏和妥得磷等匪徒后,避难守城的军民陆续回到家乡,加之上游呼图壁河沿岸的农业开发灌溉,马桥河断流,马桥故城逐渐荒废。上世纪50年代,湖北支青来到马桥故城附近,屯垦戍边,开垦荒原,挖地窝子、筑坝截水,开垦土地,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建成一〇六团的雏形。1999年,马桥故城被昌吉州人民政府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为记。2013年被第六师五家渠市命名为教育基地。2014年4月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诗家清景在新春,出门俱是看花人。”今天,这里以马桥故城为中心,以2000亩原始野生胡杨林、11万亩林地和现代绿色农业为依托,形成历史与现代、沙漠与绿洲的场景交融。荒漠植被胡杨林、红柳、梭梭和沧桑古朴的古城墙、残垣断壁的民居遗迹交织构成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自然风光。拥有特色旅游文化产地马桥故城(位于呼图壁县西北约90公里处)。
春日的一〇六团,给您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