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住进了 “地窝子”夫妻创业戈壁滩上谱写幸福曲

发布时间:2025-02-27 18:34:40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106团 刘世成 杨培轩 邓骏杰 戴振华 阅读量:

在第六师106团,哈德・卡不都拉夫妇于戈壁滩投身养殖业。他们匠心独运,让羊群住进 “地窝子”,将节支增效与科技管理相结合。凭借这种独特的养殖方式让夫妻俩走上了幸福路。

哈德・卡不都拉是第六师106团土生土长的一名普通居民。父母亲原来居住在昌吉州呼图壁县南山,一直从事牛羊养殖。1969 年从大草原搬到第六师106团并在此扎根。养殖业一直是家里的主要产业。哈德・卡不都拉传承了父辈们的养殖经验,选择了山羊繁育养殖这个行业。结婚后和妻子沙吾列・朱马别克一起创新创业,精心管理,让羊群越来越大,养殖规模从原来的几十只发展到近千只。凭着羊产品的生态和品质,这些山羊成了他们增收致富的金饽饽。

哈德・卡不都拉夫妻俩在山羊养殖上有自己的妙招。他的养殖场是在距离团镇六七公里以外的空旷场地,因为106团位居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他们的养殖场几乎在戈壁滩上。他们用推土机推出一个很深的坑道,有四五十米长,顶部用化纤布覆盖,如一个地窝子,冬季既防风又保暖。他们还将养殖场划分了生产母羊繁育区、小羊护理区和一般成年羊生活区,虽然设施简单,却非常科学合理。冬季又是产羔高峰期,生产母羊在这温暖的地窝子圈舍内,小羊羔不会因为寒冷死亡。这个养殖场是以最低的成本为哈德・卡不都拉夫妻俩换来最大的收效。

哈德・卡不都拉说:“冬季是羊羔生产高峰期,而且山羊下双羔的比率在50%以上,今年春天自己的养殖规模就可达到1000多只。”

选择山羊养殖也是夫妻俩的精心选择。山羊对草料选择要求不高,只要是农作物的秸秆都是山羊的好饲料。106团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团场,玉米、小麦、西甜瓜等农作物的秸秆众多,收集这些草料成本低。夫妻俩精心管理自己的这些宝贝,还贮备了苜蓿作为冬季饲草。饲养中不用玉米等精饲料,所以肉质如同放养的肉质,深受客商喜欢。哈德・卡不都拉说羊肉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销售,是烤全羊的佳品,所以每年都是客商提前订购。

哈德・卡不都拉和妻子沙吾列・朱马别克买了一辆车。每天夫妻俩开车从楼房到养殖场,给山羊添加草料、照顾羊羔等,然后再返回楼房。他们有三个孩子,孩子们都在上学,而且大儿子正在就读大学,这让夫妻俩更加有了干劲。

夫妻俩除了养殖山羊,还养了20多匹马,每年马匹出栏七八匹到十一二匹。沙吾列・朱马别克说因为养殖成本低,即使2024年牛羊价格下降,自己家里卖出了300多只羊,收入十几万元。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感觉特别的幸福。

为了支持和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发展养殖业,团场工作人员经常到养殖户家里了解牲畜安全越冬情况,在饲草营养搭配、疾病防疫等方面进行贴心的指导,这更加让哈德・卡不都拉的山羊养殖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