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解纠纷 法治春风护春耕 ——第六师司法局创新法治服务 护航春耕生产

发布时间:2025-04-30 12:55:46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司法局 阅读量:

(通讯员 于丁晗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在广袤的田野上,除了农机轰鸣的耕作声,还有一群“法治护农人”穿梭其间。他们或是蹲在田埂边调解边界纠纷,甚至把“法律门诊”开到农资销售点……今年以来,第六师五家渠市各司法所紧扣春耕时节法治需求,创新推出“田间调解”“流动普法”等服务,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生根发芽。  

“法律门诊”巡诊忙 风险提示送到手

在军户农场,司法所的“法治护航助春耕”活动玩出了新花样。4月以来,一支“法治轻骑兵”活跃在农资店、劳务市场等关键点位,支起“法律门诊”。  

“雇主拖欠工钱咋办?”“口头约定的代耕协议作数吗?”面对连珠炮似的提问,司法干警边记录边解答,还递上新鲜出炉的《农村承揽合同风险提示函》:“签合同时盯紧这5条‘避坑指南’,能省去八成纠纷!”据统计,军户农场司法所解答相关法律问题27个,化解涉农纠纷6,发放300余份“法治套餐”资料称为“春耕保险单”。 

“边界之争”半日解 枫桥经验落地生花

“多亏调解员,半天就划清了‘糊涂账’!”近日,奇台农场十连职工于某看着刚测完的土地界限连连道谢。原来,他和邻居蔡某因耕地边界争执不下,险些误了春耕。一一〇社区司法所调解员接到电话后,立即带着测量工具赶到地头,组织连队“两委”现场拉尺定界。  

“老于,您家去年播种时往东多犁了半米”“老蔡,这块埂子可不能当界桩”……调解员一边核对土地台账,一边劝和:“乡里乡亲的,收成好了互相帮衬比啥都强!”一小时后,双方在调解协议上按下红手印,还相约共用农机。这样的场景在奇台农场频频上演——一一〇社区司法所启动“田间调解”模式,组织精干力量下沉7个连队,成功化解6起土地纠纷,真正实现了“矛盾不‘出地’,纠纷不‘发芽’”。  

法治课堂开进垄沟 普法也能“唠家常”

“买种子得留发票,就像咱买菜要小票一个理儿!”4月23日,六运湖农场的一片麦田边,二十多名职工围着司法所工作人员热烈讨论。没有讲台课件,这场“春耕法治课”就在田间地头开讲了。  

工作人员用“苞谷馕”式的方言,把种子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揉进真实案例:“去年老张买的化肥含量不足,凭收据索赔了3倍货款”“土地转包合同不写清灌溉责任,秋收差点打官司”……职工们听得入神,纷纷掏出手机拍下宣传册里的维权流程图。“下次咱们也知道怎么维权了!”大家感叹道。

从化解“一寸土”的纠纷到守护“一粒种”的安全,师市司法局“脚沾泥土”的担当,书写着法治惠民的春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