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起来 春色“绣”出来——以非遗之笔绘就郁金香节新画卷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4月28日,红旗农场举办“郁金香文化旅游节”之红旗农场非遗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依托新疆曲子戏和哈萨克毡绣布绣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展演形式,展现农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非遗T台秀”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曲韵霓裳》新疆曲子戏服饰秀中,演员们身着融合传统曲子戏服饰特色与现代时装元素的服装,令人耳目一新。《草原绣语》毡绣布绣服饰秀展示了哈萨克族传统毡绣布绣技艺的独特魅力。他们将传统哈萨克族服饰、手提包、家居用品等与改良后的日常服饰巧妙结合,既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彰显了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两场服饰秀不仅是一次视觉享受,更是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诠释。
在节目正式开始前,直播镜头特别聚焦哈萨克毡绣布绣作品的展示环节。在非遗展示区里,一幅幅精美的哈萨克毡绣布绣作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色彩斑斓的传统纹样、细腻精湛的刺绣针法,将草原风情与民族文化生动呈现。闻讯而来的居民们聆听主持人和讲解员讲述绣品背后的故事,不时发出阵阵赞叹,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好戏童台齐采花》节目中,孩子们用稚嫩却充满热情的表演,传递出曲子戏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生命力和传承价值。哈萨克族传统舞蹈《恰秀》,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以灵动的舞姿和富有韵律的肢体语言,将哈萨克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热情融入舞蹈之中。舞蹈《唐乐》、维吾尔族舞蹈《心中的爱》、哈萨克族舞蹈《加尔加尔》等一系列节目也轮番上演,充分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共融。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红旗农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春季旅游资源相结合,不仅展示了农场的文化魅力和自然风光,还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今后,红旗农场将继续以非遗保护与传承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文化+非遗+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为促进农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