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成职工群众线下知识“补给站”
近些年来,数字浪潮奔涌而至,网络以其即时性、交互性成为人们捕捉信息的"主要窗口"。但是,纸质书籍并未褪色,人们在油墨香中沉淀的深度思考,从字里行间 "慢读致远" 中为心灵保留着一方静谧的栖息之所。第六师106团不断加强农家书屋建设,持续充实和丰富农家书屋的书籍,可以让团场职工群众在书屋中获取到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知识。
近日,第六师106团文化体育和广电旅游中心将1000余册书籍配送到团场的7个农家书屋中。配送的书籍中涵盖历史文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科普知识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丰富了书屋藏书,为职工群众搭建起线下知识 "补给站",满足了职工群众多样化阅读需求。
106团文体广电旅游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周凌云:近些年我们106团一直加强农家书屋建设 根据时代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需求 我们每年都要为连队和社区的农家书屋配备和补充一些书籍 满足不同群体的读书需求 让大家在手机上无法阅读到的好书和知识能够在农家书屋里阅读到 提升了我们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多年来,106团持续为农家书屋补充3万余册书籍。如今,职工群众闲暇时便能走进书屋,在阅读中启智润心,汲取乡村振兴的智慧力量,通过书屋阅读来获取网上无法获取到的大量知识,农家书屋已成为职工群众汲取精神养分的 "知识策源地"。
106团马桥社区“两委”成员 张庆:社区书屋建设以来 一直是我们辖区的居民 还有我们学校的学生、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到我们这里来借书阅读 就是培育下一拨人吧 然后都挺喜欢我们的书屋 看书量也比较多 利用的是我们的周末周天 还有就是我们每天下午的一个6点半课堂这样子的 寒暑假的时候 孩子来的比较多一些 我们也会借助我们的那个读书日 邀请我们的家长一起跟着孩子一起来进行亲子阅读 包括我们这边的事业单位的人 也会来借一些 还有我们这也有农用书 像职工群众都可以来借 养殖啊、种植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