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对孩子的记忆力和免疫力都会造成影响—— 怎样才能让孩子睡足睡好

发布时间:2023-06-01 11:42:56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 阅读量:

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不来,起来了又没精神,这是很多孩子在上学时的真实写照。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学生睡眠时间要求。

为何小学生睡眠时间一定要达到10小时?达不到会有何危害?家长如何让孩子把觉睡足?第十一批台州援疆专家、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儿科副主任缪挺为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生活习惯,分享了让孩子把觉睡足的具体指引。

“睡眠不足的危害其实挺多的,主要是对孩子的记忆力和免疫力都有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缪挺说,别看现在的小孩子在营养上是跟上了,但是体质未必好,除了缺乏锻炼,睡眠不足也是一个原因。

缪挺介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将会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期分泌最为旺盛,如果睡眠不足或出现睡眠障碍,生长激素就会分泌不足,从而影响中小学生的体格发育,比如身高长不高。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还会导致其记忆力下降,对信息的巩固、加强和存储需要在夜间睡眠中进行,如果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或存在睡眠障碍,出现记忆力下降,进而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将来会影响整体的学习、认知发育。除此之外,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将会导致其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反复生病,对身心健康发育会有长期、不利影响。

睡眠的过程是大脑记忆深度加工的过程,科学的睡眠能让第二天的学习生活更加精神、事半功倍。

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长期的睡眠不足,肯定不是件好事。虽然减负清单中明确规定了睡眠时间,但是如何真正的保证睡眠时间才是关键。学校、家庭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

缪挺坦言,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遵守良好的作息时间的习惯,注重孩子的休息和睡眠,不到万不得已,尽量还是不让孩子熬夜。

研究表明,入睡前和睡眠时暴露于光线之下,褪黑激素分泌会受到抑制,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入睡前一定要调暗灯光,营造“暗色”氛围。比如做好睡前准备,睡前1小时,不要让孩子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给孩子泡泡脚、看看书,让其身体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同时,要培养孩子高效的学习习惯,这点特别重要,很多孩子做作业做到很晚的原因不是因为作业总量大,而是写作业的习惯不好、拖拉、不专注造成的。家长这个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上,最好的办法是每一门功课都规定好时间,并坚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