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特供酒”骗局!消费提示请收好
一、认清“特供酒”本质。“特供酒”是指在酒类商品的标签、说明书、包装、广告、宣传物品上印刷或宣称“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含拼音及其缩写、英文缩写、汉字谐音等)。此类商品以“特殊性”博取消费者眼球,骗取消费者金钱,让消费者误以为买“特供酒”就是买到了高档酒,喝“特供酒”就是享受了特殊待遇。实际上,这类“特供酒”往往是不法商家通过炒作包装宣传,抬高自身产品定位、牟取超额经济利益。这类产品不仅价格虚高,还可能损害饮酒人身体,让消费者损失金钱又损失健康。
二、警惕推销陷阱。不法商家销售“特供酒”的手段不断升级,有的从公开宣传售卖转向通过熟人介绍、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推销,有的通过社交平台私聊界面,以拼音缩写、汉字谐音等“暗语”方式进行推销,并且在交易完成后迅速销毁交易痕迹,给消费者的事后维权带来了很大困难。消费者在面对这类推销时,要擦亮眼睛,克服猎奇、攀比等心理,不要被不法商家欺骗、误导,谨防潜在消费风险,科学理性消费。
三、选择正规商家和商品。消费者在购买酒水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合法商家。挑选酒水时,应查看酒水的标签标识内容是否齐全,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规格、产品标准号、酒精度、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等信息。对于非正规厂家生产、私自勾兑、来源不明或者无标识的酒水,消费者应保持警惕,拒绝购买。同时,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也提醒酒水生产、酒水销售、餐饮服务单位和印刷、广告企业,严禁违法生产、经营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严禁违法印制相关标识、包装和发布相关广告。消费者如发现制售所谓“特供酒”“专供酒”“内供酒”的违法行为,可拨打12315举报投诉电话,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师市市场监管局 张苗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