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最后一公里监管 助力棉花质量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棉花加工质量,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做好棉花加工企业最后一公里监管和服务工作。
一、持续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加工质量措施
坚持日常巡查、重点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加强加工企业督导检查。目前将原来的三个检查组合并一个专项组,对师市辖区的棉花加工环节监督检查,以最严的要求把棉花加工环节管好、管到位。严格落实《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严查在加工环节以次充好、混等级混类别加工行为;严查信息条码系统使用是否规范;严查棉花包装材料是否合格;严查成包皮棉的质量标识、质量凭证的真实性,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工,消除质量隐患,确保棉花质量安全和提质增效。在流通环节认真核对企业加工量和公检量数据,及时掌握棉花入库公检情况。对加工质量不高的企业提出改进建议,要求企业落实跟班检验制度,合理控制烘干温度;落实设备保养、维护与调整制度。严禁盲目追求自身企业利益降低棉花综合品质。
二、充分利用公检数据的作用,加大监管与服务力度
充分发挥棉花公检信息数据分析功能,帮扶企业提升棉花加工质量,根据实验室公检数据结果,对辖区53家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全覆盖,对其中13家存在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对一指导,帮助查找问题根源,科学调整加工工艺以便提升棉花加工质量。一是在加工阶段指导企业要按规范要求,分类加工,科学调整加工工艺,合理设定籽清、皮清道数和轧工速度等指标,做好因花配车,有效减轻质量损失;对异性纤维和其它有害物质进行分拣、排除。二是密切关注公检数据指标,提早预判,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对公检数据指标不高的企业及时约谈和帮扶,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督促扎花厂发挥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内部对各项不高的公检数据指标自行研判,查找原因并立即整改;同时邀请技术专家进行“巡回问诊”,帮助企业现场解决疑难问题6个,从而达到整体提升棉花质量的效果。
三、深入推进棉花质量追溯试点工作
为了确保棉花质量补贴精准发放,严格落实棉花质量可追溯机制。一是协调北京智棉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棉花质量追溯查询系统建设。二是督促棉花加工企业在加工堆垛、轧花关键环节严格按照质量追溯单元分区顺序作业,籽棉和皮棉质量相对应、可追溯,确保棉农实实在在享受到优质棉带来的红利。(师市市场监管局 丁瑞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