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工站建设为抓手 不断提升精准服务居民水平 推动师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7-31 11:19:28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民政局 阅读量:

社会工作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助力民生兜底保障的重要力量,对破解基层服务力量薄弱、提升困难群众服务水平、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大有裨益,团场(镇)、街道社工站是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加快推进团场(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是民政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以社工站建设为抓手 不断提升精准服务居民水平

推动师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师市民政局稳步推进团场(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不断在人才激励、制度优化上主动作为,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铺路搭桥,聚焦“一小一老”办好民生实事。

一、有序推进团场(镇)、街道社工站试点建设,不断加大资金、人才制度保障。2021年以来,民政局累计投入彩票公益金及社会公益专项资金74.3924万元,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培育孵化街道社工站3个、团镇社工站2个,有效发挥专业社工在困境儿童关爱、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社会事务等领域的作用。积极争取兵团“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金104万元,在师市8个团场和1个街道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选派和培养社工人才共计92人次,连续6年组织开展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的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累计培训近900人次。

二、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作用,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鲜血液

(一)百姓身边的“幸福站”。奇台农场社工站在探访中发现,小雨(化名)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与奶奶相依为命,社工经过需求分析,围绕“身、心、社、智”四个维度为小雨开展了个案服务,经过半年帮扶,奶奶也在社工的引导下,调整了既往的教育方式,鼓励小雨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社区活动,奶奶看着小雨的不断改变,对社工充满了感激,脸上的忧愁也少了。青湖路街道社工站,聚焦辖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等困境儿童,开展关心关爱服务,在社区建立了“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建立了社工+困境儿童+社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关系网,为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建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人民路街道社工站,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与社会三个层面的不同需求,组织营养膳食搭配互助助餐小组活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不佳、营养膳食搭配知识缺乏等问题,通过团队活动提高老人社交能力,建立积极面对老年生活的心态,进一步健全老人社会支持网络。

(二)社区活力的“加油站”。共青团农场社工站组织“七彩假期·情暖童心”暑期公益课成为了辖区儿童的乐园。社工和志愿者们为儿童提供趣味游戏、绘本阅读、安全教育、体育技能、绘画、音乐、心理矫正、演讲等不同内容的兴趣课程,让孩子们享受快乐成长时光。军垦路街道社工站组织“快乐暑期·安全同行”儿童暑期安全教育小组服务活动,活动中社工结合理论学习、视频学习和情景模拟等方式,耐心细致的向服务对象传达了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拐骗安全及家庭防火灾安全知识,丰富辖区儿童的暑期生活。

三、加快推进团场(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不断扩大精准服务覆盖面。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社工站建设成果,用好用活民政救助资金,将采取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投入资金40万元用于购买社会组织项目,年底前实现全师14个团场(镇)、3个街道社工站全覆盖。该项目围绕社会救助“一小一老”开展服务,届时将有6000余名“一老一小”服务对象直接受益,通过团场(镇)、街道社工站达到有效配置救助资源、精准救助、灵活选择服务方式,有效保障救助对象以及“一小一老”多样化服务需求的目的,实现精准服务居民群众。

在探索推进团场(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依然存在运行制度不完善、专业支持缺乏、项目资金来源单一且资金量小等问题,影响着服务覆盖面、服务的持续性和服务成效,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补足短板。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配套资金,加强与师市其他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资源及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民政资源,全力推进团场(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发挥社工站作用,持续输出精准化、专业化服务,为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作用搭建更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