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行政复议机关热情耐心调矛盾 复议为民促和谐
今年8月初,周某与顾某因乘车问题发生争吵和肢体冲突,从而引发了一起矛盾纠纷。事后,当地派出所多次组织两人调解,周某均拒绝承担赔偿责任。8月21日,五家渠垦区公安局对周某作出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顾某认为对周某的处罚过轻,不服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于10月18日向五家渠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11月6日,师市行政复议机关积极主动联合梧桐镇派出法庭、五家渠垦区公安局,在梧桐镇派出法庭进行现场调解。
前调“背对背”稳定情绪了解情况
当矛盾双方发生冲突时,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双方情绪,避免冲突升级。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第六师五家渠市成立行政纠纷速调专班,主持开展调解工作。复议机关办案人员采取“背靠背”调解方法,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持续反复协商。办案工作人员通过“背对背”的方式,了解当事人内心的想法,热情耐心聆听当事人畅吐自己的不快,让当事人的情绪稳定下来,为下一步“中调”做好准备工作。
中调“两边跑”寻求突破制定方案
矛盾能否得到妥善化解、达成一致意见,关键是要拿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调解意见。复议机关办案人员通过了解情况,找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焦点,快速找到问题“症结”,采取“法治教育+道德感化”相结合的方式,向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情并用,发挥法律与道德的双重作用,引导当事人化解矛盾。
终调“面对面”双方满意彻底解决
在复议机关办案人员耐心说服下,两人最终解开了内心的“疙瘩”、冰释前嫌,互相表达了歉意,周某向顾某赔偿全部医药费用,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顾某随即撤回了行政复议申请,纠纷得以实质高效圆满化解。
近年来,师市司法局坚持复议为民,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主动进行换位思考,大力开展亲情化、友情化的“心贴心”疏导,行政复议案件应调尽调、能解尽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