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四字诀”推动主题教育成果惠及民心

发布时间:2023-12-01 11:58:06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军垦路街道 阅读量: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入心见行,军垦路街道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运用群众视角,践行群众路线,指导社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有机融入日常组织生活,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基层服务的实践。

一、 党建引领“凝”民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军垦路街道各级党组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党课、党员讲堂、党建联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

军垦路街道班子成员积极与辖区党组织“上下”联动,通过“党课进社区”“书记面对面”等交流形式,与包挂社区搭建共学平台,开展互助联学,不断提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西林路社区联合五家渠第一幼儿园开展“筑基赋能 同心聚力”党建联席会议,从理论学习、党建工作、提升为民服务等共建职责,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不断深化基层治理,满足群众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向阳路社区党总支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分享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振兴街社区团支部以党建带群建,开展主题教育团课,引领团员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军垦北路社区服务站党支部为退伍军人授课,号召大家做到退役不褪色,永葆爱国心。

二、协商议事“聚”民心

军垦路街道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小微网格深入居民的优势,将学习、实践阵地前移到小区里,开在家门口,一方面积极召开小微网格议事会,对于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共商共议,共同解决;另一方面,结合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利用“亮身份”等多种形式,以精准赋能实现细“治”入“微”,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今年以来,由军垦路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复工3项旧改项目,争取项目资金 3430万元,涉及24个小区,近1000户居民,逐步实现了老旧小区由“无人管”到“共治理”的转变。振兴街社区坚持以网格为单位,提供“小板凳”服务,联合社区民警、物业工作人员等,深入小区楼院,通过面对面拉家常接地气的方式,现场一对一收集民情民意,共同发现“急难愁盼”问题。西林路社区针对没有智能手机、年龄比较大的老年党员同志,以网格开展“老少手拉手,结伴共同学”服务,定期由社区青年党员上门送学习材料。同时巧用平台,教会老党员结合学习强国有声读物频道,在手机上下载主题教育有声读物等内容,引导他们通过“学习强国”平台的主题教育专栏及时了解最新学习精神和内容。天山北路社区联动社区警务室召开警民恳谈会,就养狗、噪音纠纷等问题与辖区居民共同商讨解决对策,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和社会管理效能强。

三、民生服务“汇”人心

军垦路街道各级党组织结合主题教育与当前重点工作任务,以点带面,将成功经验做法复制黏贴到微网格其他治理课题,积极推进各类主体基层治理能力,助力邻里和睦、美好社区成长。

军垦路街道班子成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基层治理、物业管理等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为辖区18个无物业小区配备推雪板299把、大扫把325把、塑料锹270,更换窨井盖78个,着力解决无物业小区冬季清雪困难和窨井盖破损的问题。前进西街社区以“社区党建+文明实践”为引领,开展以“增进'邻'聚力,乐享'邻'距离”为主题的“社区邻里节”系列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参加其中,一同讲好社区故事,全力塑造新时代新邻里关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军垦北路社区以小微网格召集社区党员、志愿者带头清理堆物,并对车棚内乱堆物现象进行集中整治,用心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军垦南路社区通过微网格长、第二网格长组织网格力量进行线上线下调查,对小区的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精准排摸,开展清理非机动车库专项整治行动3次,现已初步完成5个电瓶车集中充电桩点位的规范化建设。

四、志愿活动“暖”民心

军垦路街道深化运用“党建+志愿服务”理念,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的“菜单式”服务模式。社区各级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发动在职和无职党员积极认领岗位,承诺践诺,开展志愿服务暖邻行动。为持续壮大志愿者队伍,各社区党组织成立“代办帮办”“跑跑腿”等7支志愿服务队,组建“启航志愿服务队”“银铃艺术团”等文体队伍,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劝导、爱老敬老、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以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让志愿服务的热情源源不断流入居民心中,使辖区资源和力量深度融合,拧成服务居民群众的“一股绳”。

接下来,军垦路街道将继续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重把“解决问题”与“办实事”结合起来,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心聚力答出有质量有温度的主题教育民生答卷,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