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师五家渠市落实食品安全 “两个责任”

发布时间:2023-12-04 10:35:24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市场监督管理局 阅读量:

六师食安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和兵团食安委贯彻落实方案,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分层分级、压实责任,着力在“统、实、督、联、安”上下功夫,推动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落地落实,提升辖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

第六师五家渠市辖区总面积7477平方公里,下辖14个团场,总人口36.55万人。其中五家渠市市域面积710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3个镇、1个经开区,人口14.95万人。截至目前,师市共有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407家(包括:食品生产企业71家,食品销售单位1818家,餐饮服务单位2317家,单位食堂201家),其它类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80家,其中,小作坊30家,小餐饮、小食杂店350

截至目前,师市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包保主体4783户,包保干部591人。其中A级包保主体73户,配备食品安全总监73人、食品安全员99人。师市591名包保干部完成4783户包保主体督导任务,督导任务完成率99.6%(一季度:100%;二季度:98.3;三季度:100%;四季度:100%),发现问题933个,认领问题933个,年督导问题发现率0.5%,四季度问题发现率1.4%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坚持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在“统”上下功夫。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师市党委、师市和食安委坚持高点定位,狠抓落实,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二是坚持分层分级、压实责任,着力在“实”上下功夫。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委意见和兵团食安委贯彻落实方案,摸清底数、把握原则、优化配置、责任到人,确保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对食品生产企业、学校幼儿园食堂等重点高风险领域主体提级包保,确定23名师市党政领导分别包保师市73A级主体,实现了A级主体包保全覆盖。强化团场、街道、连队、社区指导审核,严格按标准分层分级落实包保任务,实现团(镇)、街道81名包保干部包保192C级,连队(社区)487名包保干部包保4520D级主体全覆盖。

三是坚持以督促建、精准防控,着力在“督”上下功夫。为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尽快落地、取得实效,师市坚持专项督查与平时督促相结合,推动包保干部督导工作有效落实。印发《师市食安委关于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督导方案》(师市食安办发〔20232号),抽调食品监管骨干组成3个督查组,对师市辖区内14个团(镇)、3个街道食安委及8家食品生产企业、6家食品经营企业、12家学校幼儿园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情况进行督查。

四是坚持统筹联动、末端发力,着力在“联”上下功夫。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是国家食安委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强化治理效能的具体举措,是对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的巨大支持和补充。师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抓住机遇、联动发力,在凝聚各方合力,提升食品安全效能上下功夫。通过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落实,各团场、街道的职能任务更加具体明确,师市市场监管局作为食安办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与各团场、街道的联系更加密切,“缺腿乏力”的局面得到有效转变,上下联动、以上率下、末端发力的格局已经形成。

五是坚持问题导向、终端见效,着力在“安”上下功夫。食以安为先,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强化落实,归根结底要确保食品安全。师市坚持在查找问题、化解风险、确保安全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对包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师市食安办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分级分类逐个解决,涉及制度不完善的责令整改,违法违规的坚决查处。今年以来,通过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发现问题,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75份,立案19件,末端发力、终端见效效能初步显现。

下一步,师市食安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狠抓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实不放松,不断提升各级食安委和包保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各级各类学习培训,着力提升包保干部、企业和监管干部能力素质,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凝聚合力、压实责任、精准防控,确保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确保师市食品安全。 第六师市场监督管理局 罗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