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朱元武:不忘军旅初心 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4-01-17 10:34:34 来源:五家渠市政府 作者:退役军人事务局 阅读量:

五年的军旅生涯,给他打上了铁血军营的红色烙印;五年的部队熔炉,让他练就了坚韧不拔的军人品质。退役后,他仍然不忘初心葆本色,牢记使命勇担当,以满腔的热情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争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他就是奇台农场退役军人朱元武。


朱元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5月生,2001年12月从甘肃民勤入伍,2006年12月退伍。2021年5月在团场连队换届选举中,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奇台农场十七连的连队两委。面对新单位、新岗位、新业务,他坚信只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赢得组织的肯定和认可,他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一名退役军人优良、扎实的工作作风。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朱元武经常坚守在一线,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在连队职工队伍里,朱元武没有像其他年轻人一样,仅跟随老一辈播种经验播种,收割,而是每每在夜幕降临时,利用休息时间在网上不断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在走访入户时,虚心向群众学习农场的农作物生长习性以及成熟的种植技术。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他的土地收获了。

在看到冬麦收获后,土地闲置实在可惜,怎样有效利用土地,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成了朱元武一直思考的问题。朱元武将这一想法与连队书记、两委沟通后,很快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同,刚好又遇上农场党委外派培训的机会,朱元武接受培训后,又到军户农场、博乐、成都等地实地考察培训,结合农场实际气候、土壤等条件,总结出冬麦收获后,闲置土地非常适宜复播荞麦。

说干就干!朱元武与连队党支部书记等5人投资200万元装修厂房车间,购买设备,创办了新疆金农和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也先后给予23万元发展补贴资金,鼓励支持合作社发展。


合作社成立后,朱元武带领合作伙伴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同心协力解决着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用拼搏精神和不言放弃的坚守,彰显了退役军人的热血与担当。

随后,合作社与连队30户职工签订了1200亩荞麦收购协议。2023年秋季,合作社收购荞麦原料150吨,产出100吨荞麦面粉、30吨荞麦壳,主要销往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东三县等地,并与两名抖音直播带货人达成代销协议。2023年产值100万元,带动就业6人,带动30户职工家庭增收,达到了每亩增收300元的经济效益。


“致富思源,作为党培养多年的退役军人,我肩负着回报社会的责任。”朱元武始终不忘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帮助退役军人共同致富是他的想法。2024年,朱元武和他的合作社将继续扩大荞麦种植规模,计划1800亩,并在做好做大荞麦面产业基础上,做好产业链延伸,向成品的荞麦面条、荞麦凉皮、荞麦馒头、荞麦枕头延伸,达到从土地到餐桌一条龙。

“这么多年,一直在创业中锻炼自己,也曾迷茫过、失意过。但就是凭借这些经历,我有信心让合作社走得更远,并且让战友们和辖区职工群众都能够一步步致富。”“部队是个大熔炉,能改变人的一生。不管是从生活上,还是创业上,高标准、严要求、服从命令、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等等,都给了我宝贵的经验。”朱元武说。

在做好合作社经营的基础上,作为连队两委,朱元武发挥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和良好的表率作用,永远跟党走,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热心公益。只要辖区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积极参与,帮助职工群众解决了许多生活上的困难。

无论在军营、合作社还是连队,无论扮演什么角色,朱元武同志都是一名情系群众、情系集体的优秀退役军人,更是辖区退役军人和居民群众的奔康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