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20年】协力同行“结”援疆硕果
2010年
国家号召
19个省市扛鼎
新一轮对口援疆正式启动
山西省迅速响应
10多年来,山西省投入援疆资金21.89亿元,实施各类援疆项目235个,选派1936名援疆干部和人才,分批进入六师开展援建工作,利用山西省先进技术和现代理念,推进富民兴疆工程,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夯实基础。
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六师五家渠分指挥部副指挥长 贾荷柱:“自去年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累计投入援疆资金5.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77个,有效促进了师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援疆综合效益不断彰显,绘就了更加美丽的六师‘疆’来。”
借助援疆东风,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崛起,内生发展动力日趋增强,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能力明显改善,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从山西到六师,10多年间,来自山西省各行各业的1936名干部和人才(其中,计划内援疆干部403名,柔性援疆干部人才1533名)背上行囊,万里驰援六师,第六师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池瑞芳就是其中之一。

援疆医疗专家 池瑞芳:“来这里以后,真正理解了援疆的意义,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种方式。”
十多年来,山西援疆专家带来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以科包科”的帮扶方式,加大对六师医疗骨干和特色诊疗技术人才的培养,帮助医院打造 一批本地医疗能手,填补了医院23项医疗技术空白,共实施手术4440余人次。
第六师医院借助援疆力量快速成长,330多名山西援疆医疗专家来到这里,开展“传帮带”帮扶。

第六师医院副主任医师 石芳:“手把手地带我们进行科研工作,在老年心血管治疗方面,规范了我们的诊疗流程,带来了新的诊疗理念,给我们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贾荷柱:“山西省44家医院结对帮助师市17家医院,选派卫生援疆干部10批次91人,培育带动师级特色专科90个,组建新科室8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2项,填补了师市医疗技术空白44项,主持和参与手术6700多例,保障了师市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教育援疆一直是山西对口支援的重点,五家渠第一幼儿园、五家渠三小综合教学楼、五家渠一中晋昇楼、五家渠三中等一批援疆项目相继建成。在做好“硬件”援建外,以教育人才为核心的“软件”更为重要,山西开展“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累计选派援疆教师307人,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帮助六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师市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贾荷柱:“援疆教师有效地带动了六师的教育质量,学校升学率都有所提高。近几年,山西省在道路建设、园林绿化、公交出行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西省按需“组团”,精准援助,倾力选取六师急需的高水平技术人才,通过帮扶,建设了一个个科研项目、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晋疆携手,共同推动六师发展和蜕变。
贾荷柱:“将山西优势与师市需求深度融合,紧紧围绕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民生援疆、文化润疆等重点,有效促进了师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援疆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