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开展“5·17”电信日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20 11:25:40 来源:五家渠tv 作者:五家渠tv 阅读量:

5月17日,师市开展2024年“5·17世界电信日暨科学认知5G基站辐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5G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增强网络数据安全意识,促进师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布局发展。


本次活动由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网信办、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举办,以“5G安全无辐射”为主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陈列宣传展板、工作人员讲解、邀请市民参与科普调查、设置5G应用产品体验点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市民科普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基本知识,宣传保护通信设施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解答市民关于通信设施建设方面的疑惑。

2023年,师市已建成5G基站155座。“十四五”期间,师市辖区内计划建设5G基站700座,已建成422座。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局建设进程,同时做好宣传和引导,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在助力师市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师市工信局信息化发展科负责人赵卫成说。

相关链接

为了纪念国际电信联盟的建立和强调电信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1968年国际电信联盟第23届行政理事会会议决定把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随着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正朝着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前进,网络将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世界电信日”的由来。

1969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把国际电信联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开展纪念活动。

1973年国际电信联盟再次通过决议,要求各会员国继续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为了使纪念活动更有系统性,每年的世界电信日都有一个主题。

什么是“三电”?

所谓“三电”是指电力、电信和广播电视,其中电信包括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弱电部门

“三电”设施是指电力、电信和广播电视设施。它包括电力部门的变压器、输电线路和用于支撑输电线路的铁塔、电杆等;移动等通信部门的光缆线路、电缆线路和用于发射信号的基站及附属空调内外机、蓄电池等设施;广播电视部门的电缆线、闭路线、基站、供电器、放大器等设施。

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1)盗窃、损毁油气管道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水利防汛工程设施,或者水文监测、测量、气象测报、环境监测、地质监测、地震监测等公共设施的。

我们可以做什么?

1.坚决不参加任何破坏“三电”设施的违法行为。

2.坚决不隐瞒和窝藏任何破坏“三电”设施的违法行为,站在维护国家、社会、群众、自身利益的立场,自觉遵纪守法。

3.一旦发现或知晓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通过拨打“110”向相关部门举报。

四、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

1.网络刷单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

(图源百度)


2.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自己的银行账户必须自己使用,出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以及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3.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公共场所中的一些免密WiFi可能实为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虚假“钓鱼”陷阱;使用一些不明“蹭网”APP时,因此需提高警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风险WiFi漏洞造成我们的损失。


(图源百度)

4.点击钓鱼网站等欺诈链接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短信或社交平台,发送利用伪基站进行伪装的诈骗短信,并附带钓鱼网站等虚假链接,诱导用户点击链接进行账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填写,导致用户的重要的账号密码等信息泄露。

5.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婚恋交友平台等渠道锁定受害人并骗取其信任,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

(图源百度)

五、防范知识我知道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八个凡是”和“六个一律”,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1.“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凡是通知中奖要你领奖先交钱、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或转账、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或转账、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以上八种情况都是骗子。

2.“六个一律”

只要陌生人一谈到银行卡要转账、只要陌生人一谈到中奖了要先交税、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只要陌生短信让人点击不明网址链接、只要是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只要一提到安全账户,以上六种情况都一律不理。

当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我们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