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天山手牵手 最美家庭心连心——第六师五家渠市与山西省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圆满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7月29日至8月4日,第六师五家渠市22户最美家庭代表赴山西省开展为期7天的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融活动。
以情交流 最美家风响彻晋疆
汾水天山紧相连,晋疆两地一家亲。7月30日,来自师市与太原市两地44户“最美家庭”代表在山西省太原市开展了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两地最美家庭代表欢聚一堂,结对认亲,共话民族团结情,互签“最美家庭连心卡”、互赠蕴含地域特色与美好祝福的礼物,展示两地家风新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两地家庭分享的一个个质朴的家风故事中,洋溢着民族团结、小家大爱的家国情怀。江丽·哈孜塔伊和太原市家庭周雪桃相互聊家常,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江丽·哈孜塔伊兴奋地说:“很高兴我们一家人能参加此次汾水天山手牵手 最美家庭心连心——第六师五家渠市与山西省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能够让我走出家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感受到家乡以外的风景,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感受了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深情厚谊。”22户“最美家庭”代表表示,要把好经验好做法传递给身边更多的家庭,用“最美”力量唱响民族团结的“连心曲”,积极营造家家户户争创“最美家庭”的浓厚氛围。
以心交往 晋疆两地一家亲
活动期间,师市最美家庭代表通过现场观摩、交流讲解的方式,先后参观了山西博物院、王家大院、平遥古城、中华傅山园等,了解古代先贤、红色人物等的传世家训,感受华夏文明千年沉淀的底蕴和风范,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魅力。大家沉浸在一个个历史故事和一件件文物古籍中,触摸千年的历史印记,体悟华夏文明的辉煌灿烂,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恢宏磅礴之力。
在晋阳湖文明实践中心,大家了解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中的典型做法,领略了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的完美融合;在山西省国民师范旧址革命纪念馆、山西省国民师范学校、彭真生平暨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等地,通过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史料,大家被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所震撼,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艰苦朴素的作风,深切感受到各个民族之间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北塔山牧场农一连居民玛尔江古丽·马合买提参加此次“三交”活动,是她第一次走出新疆,来到离新疆几千公里的山西,看到了和新疆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带给她极不一样的体验。她说:“山西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参观彭真纪念馆后,老一辈革命家不怕牺牲、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让我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回去后我将把在山西的所见所闻所感讲给其他牧民听,做好巾帼宣讲员,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以爱交融 晋疆家庭心手相牵
结对共建,既是增进民族团结的具体举措,也是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晋疆两地最美家庭代表们通过座谈交流、走亲访友,有力促进了两地一家亲,共同推进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从天山脚下到三晋大地,民族大爱从未缺席。本次活动行程从祖国大好河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红色记忆中,提炼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一起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各族家庭及少年儿童,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跨越千山万水,晋疆两地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一次融情一生情,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篇章在最美家庭的欢声笑语中越唱越响。大家在你来我往中交流思想、交融情感,一朵朵团结和谐、文明进步、向上向善的“最美”之花绽放在晋疆两地,在祖国大地绘制出一幅民族大团结的动人画卷。
此次汾水天山手牵手 最美家庭心连心——第六师五家渠市与山西省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虽已落下帷幕,却开启了两地家庭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新篇章。在两地妇联共同努力下,两地各族家庭一定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共筑中国梦的“同心圆”,唱响民族团结的“连心曲”。
下一步,师市妇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强化两地妇联合作,持续抓好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积极开展多领域、有温度的最美家庭三交活动,通过最美家庭的有情结对、有爱走亲、有效传承,带动更多家庭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携手讲好善美家风故事,用“最美力量”唱响民族团结“连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