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典”亮巴扎周末 法治春风拂润民心
(通讯员 蔡敬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5月10日,正值全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军户农场司法所联合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应急办、社区等多部门,在辖区巴扎集市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普法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零距离”法律咨询、“趣味化”答题抽奖等形式,让法治阳光照亮集市角落,吸引数百名群众热情参与。
一、普法“礼包”精准递送,法治理念入脑入心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化身“法治宣传员”,向过往群众发放《民法典与生活同行》《老年人权益保护》《反电信诈骗手册》等宣传资料,结合巴扎人流量大、受众广泛的特点,重点围绕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土地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民法典亮点条文。“大爷,您看这本手册里有关于保健品诈骗的案例,平时遇到陌生人推销一定要多留个心眼!”针对老年人较多的情况,工作人员特别叮嘱防范养老诈骗知识,并为他们送上印有法治标语的购物袋、围裙等实用礼品,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据统计,当天累计发放各类法治手册及宣传品800余份,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
二、法律咨询“面对面”,排忧解难“心贴心”
活动专门设立法律咨询台,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坐诊”,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法律答疑。“我家楼上漏水把墙面泡坏了,该怎么维权?”“别人欠我钱不还,没有借条能起诉吗?”居民们带着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纷纷前来咨询,工作人员结合民法典条文和实际案例,耐心解答侵权责任、合同纠纷、劳动权益等法律问题,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一位刚咨询完房产继承问题的阿姨表示:“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问明白,这样的活动真是办实事!”当天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余人次,切实将法律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三、法治盲盒“玩”出趣味,答题闯关“涨”知识
最受欢迎的当属“法治盲盒大闯关”互动环节。工作人员精心设计100余道民法典知识题目,涵盖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编章内容。参与者随机抽取题目,答对即可领取定制书签、法治漫画笔记本、卡通普法钥匙扣等礼品,答错则由工作人员现场讲解正确答案。“‘胎儿有继承权吗?’这个题我在手册里看过!”中学生小李兴奋地答对题目后领到了心仪的礼品。活动现场,老人戴着老花镜认真读题,年轻人掏出手机查阅手册“复习”,孩子们拉着家长一起讨论,形成了“全家总动员”的学法热潮。据统计,300余个法治盲盒在2小时内被“抢购”一空,群众在趣味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法律知识,真正实现了“普法+娱乐”双融合。
此次“民法典进巴扎”活动,是司法行政部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通过“接地气、聚人气、有烟火气”的方式,让民法典从“纸面上的法”变成“生活中的法”。下一步,司法所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强劲法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