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师司法局“四举措”认真贯彻落实《民法典》学习宣传
(通讯员 王嫣)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社会风气,第六师司法局深耕普法宣传实践活动,不断延伸触角、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深度提升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阵地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辖区干部群众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治素养,使法治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切实推动法治六师的建设发展。
细分服务领域,开展“靶向普法”。细分民法典的各块内容,根据普法实际需要开展各类活动。组织辖区1200余名“法律明白人”及法治带头人开展民法典讲座,深入解读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和基层息息相关的部分,共组织开展讲座48场次;开展“地摊式”普法,组织普法志愿者搭建好“宣传台”,摆上“民法典”套餐,向来往路人发放宣传折页5000余份,宣传品900余份。
凝聚工作合力,延伸“普法触角”。 将民法典学习与党员学习相结合,在机关内利用主题党日带领广大党员深学细学《民法典》,做好示范作用。组建部门普法联盟,向全师市领导干部发放民法典书籍1000余本,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开展民法典学习活动,发挥“头雁作用”。结合“谁执法谁普法”活动,要求各单位高密度投放普法宣传广告,有效激发社会各界普法活力。
加强法治宣传,升级“普法阵地”。深入分析职工群众法治需求,针对不同群体,“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线上通过“法治六师”公众号、“六师普法”抖音平台推出《民法典》系列普法专题,邀请律师开展《民法典》直播授课,利用民法典30问、以案说法小故事等通俗易懂的普法形式,引导全民学习普及《民法典》。共推送公众号文章26篇,开展线上直播2次,累计收看人数8000余人次。线下联合教育、公安、妇联等部门开展送“典”入机关活动,同时组织“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法治副校长等人员,深入连队、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围绕与职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遗嘱与继承、婚姻家庭、民间借贷、校园暴力等方面的法律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维护企业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定位企业的法律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详细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及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需求,从劳动合同的签订、企业管理、劳资纠纷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多维度的“法治体检”,并针对在日常经营中容易忽视的风险点,提出具体的法律意见和建议12条,有效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行业政策法规,切实提高企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同时设置法律咨询台,为企业员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员工们就自身关心的劳动权益保障、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进行了现场咨询260人次。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法治经营的自觉性,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