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解纠纷 法治护航暖民心
(通讯员 吴小霞 王莉莉)近日,一起因工伤引发的劳资纠纷在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的通力协作下圆满化解,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彰显了法治为民的温度与力量。
今年3月2日,53岁的陈某某跟随雇主孙某某从米东区前往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内一家小微企业工作。5月15日,陈某某在整理管材时不幸受伤。5月16日前往医院诊疗时,被认定为右小腿血肿,然而在遵医嘱服药后,伤势并未得到缓解。无奈之下,他于5月26日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并于5月31日出院。此次治疗,陈某某花费医药费、伙食补助费2298.62元,其间,陈某某多次向孙某某主张索要上述费用及误工费总计 6000 余元未果。
在维权无门的情况下,陈某某一家三口来到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求助。面对陈某某的困境,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倾听、细致解答。了解到陈某某甚至一度因维权无望而产生放弃费用的想法,中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与企业所在的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取得联系,商议解决方案。
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根据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反馈的信息及法律意见,立即向涉事企业负责人核实情况,要求尽快落实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雇主孙某某在员工工伤事件中的责任与义务,详细说明拒不支付赔偿费用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同时,从企业社会责任、长远发展等角度出发,引导企业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
经过释法明理,雇主孙某某认识到自身错误,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支付了陈某某的医药费、伙食费及误工费5800余元。拿到赔偿款的陈某某激动不已,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深化协作、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为劳动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则凭借对企业的属地管理优势,迅速介入、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今年5月以来,双方的通过紧密配合,已化解纠纷2起,为群众追回所得6万余元,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为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有效防范了类似纠纷的再次发生,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持续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协作,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