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师创新“互联网+”普法模式 打造“润物无声”法治文化新格局
(通讯员 于丁晗)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刻把握新时代职工群众法治需求,以普法对象的获得感为评价标准。紧密结合互联网传播优势和网信工作实际,将法治文化与“文化润疆”工程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新路径,旨在牢牢把握线上舆论宣传阵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让法治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截至目前“六师普法”抖音号已发表法治科普视频365部,浏览量超1500万人次,“逢六说法”直播栏目已开播64场次,覆盖职工群众30万人次,真正使“互联网+”变成六师五家渠市普法宣传创新传播的最大增量,不断开创“八五”普法工作新格局。
(一)深耕直播平台,打造“逢六说法”金字招牌。为满足新时代网络普法工作需要,2022年年底,师市司法局建成法治直播间,并配备电脑、手机、补光灯、话筒等相关直播设备,制作法治文化及主播风采墙。投入使用后首播当日便突破1.6万人次。一是建设法治直播间,聚合专业力量见成效。建立直播间运行管理规范,创办具有六师特色的“逢六说法”直播栏目,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每月6日、16日、26日邀请机关各部门业务骨干、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轮流当主播。与五家渠垦区(市)人民检察院、妇联、社保中心等单位积极联动,打造“法治律动”律师直播团,针对职工群众关注的法律问题,用“大白话”和“真案例”讲法释法,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宣讲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教会广大女性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比如邀请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以专业视角为广大职工群众答疑解惑,提升职工群众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知晓度。二是培养“法律明白人”,提升基层法治力量。遴选“法律明白人”1294人,以“逢六说法”法治直播间为载体,特邀行业资深律师,围绕婚姻家庭编与合同编两大重点内容展开深度解读,组织开展线上专题法治培训6场次9课时,实现“法律明白人”全覆盖,为基层法治工作注入强劲动力。三是兵地携手“云上普法”,促进合作交流。以“智力援疆”为桥梁,分别与江苏省常州市司法局、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等单位先后签订5份对口援助战略协议,邀请淮安市“普法女团”走进六师法治直播间,开展“云上普法”4场次,不仅促进了两地合作交流,同时提升职工群众满意感、获得感。
(二)孵化新媒体精品,实现“指尖遇法”。坚持群众喜欢、传播广泛的创作目标,常态化创新运营抖音、微信视频号,本年度发布原创微视频近150部,播放量超1500万,“指尖普法”影响力日益扩大。一是短视频矩阵发力。在“六师普法”抖音号、“法治六师”微信视频号发布短视频53期,在抖音平台实现近20万次播放量,视频号达成14万次传播量,通过新媒体矩阵拓宽宣传辐射维度。其中《天天上当》、《剪纸话国安:非遗文化传递法治精神》被兵团司法局、六师政法委转载视频说法,制作《“典”亮景区 共赴法治之约》《民法“典”亮社区 护航幸福生活》等系列贴近群众生活普法短视频,被长安兵团、平安六师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观看量3000余人次;寓教于乐,文艺搭台,军户农场司法所创新普法形式,将民法典知识改编成《法典在我心》等法治歌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展演,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法律知识。二是公众号提质增效。持续维护和运营好“法治六师”微信公众号,已刊发新闻信息956条,累计关注人数8924人,阅读次数5.8万人次,15篇信息被五家渠政务网采用,其中《第六师五家渠市郁金香节法治与花海共舞》被兵团政务网采用。《解纷在垄上 普法到心头》《银龄银智双助力 五老五力促和谐》《法润景区助发展 典亮企业赋新能——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等33篇信息被法治兵团、平安六师、五家渠TV等媒体采用;《第六师五家渠市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典亮企业 赋能发展”活动》在人民法治网刊发,累计阅读量10.8万人次,《扎根基层数十年 平凡岗位彰显司法行政人巾帼风采-记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孙敬》被国家级媒体新华网刊发,持续提升师市普法宣传影响力。三是动漫形象赋新能。师市司法局原创设计法治LOGO、法治动漫人员“达达”和“香香”。法治LOGO整体以“法”字结合剑元素进行构思设计,寓意法是公平之剑,正义之剑,又代表亮剑精神。“达达”和“香香”是以青格达湖和郁金香为原型进行设计制作,整体设计既融入了法治元素,又突出了六师五家渠市地域特色,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感染力、传播力。依托法治动漫人物,围绕民法典、未成年人防性侵、防欺凌、道路交通安全等主题,设计制作105部法治微动漫、32个法治表情包,通过在“六师普法”抖音号、“法治六师”视频号上发布,同时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大力推广宣传,切实提升普法微动漫的覆盖面和知晓率。
(三)线上线下联动,建设“身边法园”。一是开展多样化普法活动,扩大普法覆盖面。在师市郁金香文化旅游节开幕之际,组织开展“香约有你 与法同行”法治进景区活动并全程直播,通过“法治有奖问答”“法治套圈”等活动,吸引景区游客和线上网友纷至沓来。在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送法进园区”系列活动,通过现场表演原创民法典法治相声,引导企业员工学法用法,“法治惠企”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兵团党委全面依法治兵团委员会办公室、兵团司法局联合开展新媒体普法挑战赛,借助“逢六说法”抖音直播间开展现场直播,吸引了1.6万名网友线上“观战”,2600余人点赞,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学法活动中来。二是打造多元法治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法治文化阵地,邀请社区、小区物业参与询价确定设计方案,在恒大金碧天下小区打造宪法、民法典法治文化广场。取市区人流量大的5条线路公交车、300辆出租车顶部灯箱,24小时不间断循环滚动播放法治宣传标语,让职工群众出行学法。在辖区31个小区出入口、50个公交车站台、400部高层电梯投放法治宣传广告,让职工群众抬头见法。利用电信“智能短信”、移动“云MAS”技术,定期向师市用户投放法治宣传短信,现已投放56万条,让职工群众指尖遇法。
(四)创新线上学法平台,激发内生动力。2022年11月,由兵团党委政法委、依法治兵团办、兵团司法局联合推动开展“法治大培训”启动,依托“法治六师”微信公众号,率先开发了“群众法治大培训”小程序。一是内容丰富效果好。该平台包含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以案释法、趣味漫画等视频课程,以及练习中心、考试中心、学法排名、积分兑换、线上智能法律咨询等板块,学员可通过实名注册,便可开展日常学习。二是兑换礼品热情高。学员在该平台不仅能和同团场、街道的学员比拼学法成果,还能学到写诉状等实用的法律小技巧。同时可通过每日线上学习累计积分,线下到辖区司法所兑换书签、抽纸、数据线、雨伞等法治宣传品。现平台现注册学员9778人,兑换法治奖品2154份,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群众学法热情。三是开设专栏,持续发力。依托“法治六师”微信公众号开设“法治大培训”专栏,积极转发依法治兵团办的法治讲座课件。按照兵团“讲好四节课”的部署安排,常态化开展宪法、民法典、社会稳定、社会管理方面的线上法治培训,并实时更新辖区培训开展情况。
在新媒体时代,要把“新媒体+普法”作为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普法模式的新格局。一是坚持政治引领与需求导向并重,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密围绕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法治需求开展普法宣传,激发群众学法热情,确保方向正确、内容精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技术赋能与形式创新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优势,打造直播、短视频、小程序等互动性强、传播力广的线上平台,同时注重将法治元素融入地方文化(如动漫形象、法治歌曲)和实体阵地,实现线上线下、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让普法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强化资源整合与多方协同发力, 有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联动各部门专业力量;深化兵地合作,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发挥“法律明白人”基层纽带作用,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