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总工会“集体要约行动”让1.8万职工得实惠
“现在公司发了西瓜、绿豆汤,我们干活更有劲了!”金碧物业五家渠分公司的保洁员陈运红谈起今年的集体协商成果,脸上洋溢着笑容。
今年4月至7月,师市总工会开展集体协商“集体要约行动”,让像陈运红这样的1.8万名职工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权益保障的温暖。
这场覆盖师市的集体协商行动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75家企业签订97份集体合同,内容涵盖工资待遇、劳动安全、女职工保护等职工最关心的权益保障问题。其中既有54份《综合集体合同》这样的“全面保障”,也有29份《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这样的“核心权益”,连高温防暑用品这样的细节都被写进了合同条款。
“我们重点抓两头,既推动龙头企业做示范,又帮助困难群体破解难题。”师市总工会副主席魏兆海介绍。
行动中,26家百人以上企业率先垂范,集体协商建制率达88%。更让人欣喜的是快递员、货车司机、外卖骑手等以往“协商难”的群体,这次也有107人通过3份专项合同获得了权益保障。
在农六师煤电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新鲜出炉的集体合同文本。条款中不仅明确了工资增长机制,还特别注明“夏季高温期间,必须配备防暑降温物品”。职工代表李师傅说:“以前没有固定发放防暑用品,现在白纸黑字写进合同,心里倍感温暖。”
据了解,师市连续3年保持集体协商建制率达80%以上。从大型企业到小微企业,从传统行业到新业态,集体协商的“保护网”越织越密。
新疆六孚纺织工业园工会主席马玉萍坦言:“刚开始觉得签合同是束缚,现在发现员工稳定性提高了,反而是好事。”
“集体协商不是‘走过场’,而是要真谈、实谈、谈出成效。”魏兆海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协商覆盖面,特别关注小微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让更多职工享受到协商成果,真正实现“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