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美丽连队新画卷 ——从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看一〇五团新变化

发布时间:2019-08-08 18:21:33 来源:准噶尔时报 作者:准噶尔时报 阅读量:
“团场美,团场美,团场的风景壮丽的美……”8月6日,一首旋律优美的“团场美”歌曲在一〇五团文化活动中心响起,职工群众们合着轻快的旋律在这里尽情歌舞。

文化搭台 职工共享改革成果

“现在好了,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富裕了,在党的好政策下,我们这些职工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了。忙了我们就在田间劳作,闲了在一块跳跳舞热闹热闹。”说起如今的生活,职工王新红满脸欣喜。

如何以文化为引领示范,不断挖掘和丰富兵团精神、枣园精神新内涵,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干群的创业激情,一直是该团党委寻求破解的难题。一〇五团作为山西省晋城市一对一结对援建的团场,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主动作为,紧紧依靠晋城市的厚重历史文化品位,打造“援疆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晋城精品剧目、文化娱乐载体进团场等项目。

“以前想锻炼没有场地,夏天还好,在室外就可以,冬天就不行了。”四连职工方新华说。“现在好了,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不仅有场地还有齐全的设备。”谈起现在的文化活动,方新华显得非常兴奋。

该团在推进团场城镇化建设中,每个社区、连队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场所,舞蹈排练室、书画室、老年活动室等一应俱全。职工们再也不用为场地小而发愁。团场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累计投入资金5580万元。目前,全团公共文化场所面积达到18.6万平方米。

“大家在打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踩着点子走。”在团场举办的文艺骨干培训班上,五连 “两委”成员文兴明为学员们讲解威风锣鼓的要领。

该团积极开办“文化之冬”培训班,对文艺骨干进行内容包括舞蹈、书画、声乐等培训。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团场城镇化品味,丰富了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现代农业 步入“快车道”

“40年前,我们农业生产都是人拉肩扛,一茬‘三秋’农忙下来,人累得半死。以前团里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都是由团里面定,团场改革后,我们想种啥就种啥,现在是播种有播种的机子,收获有采收的机子。”四连职工谷铁所深有感触地说。

改革后,一〇五团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国家精准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棉花示范项目为推动力,作物种植上打破传统的“一花独放”局面,在农田土壤墒情分析、棉苗检测及灾害防治上,采用互联网智能控制化系统,加快精准农业发展。

棉花全程质量管控不断强化,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进一步提高。

“这几年,我们团场成立了很多合作社,他们在带动职工增收致富中作用越来越大了!”谷铁所说。

改革后,该团专业合作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该场出台了优惠条件扶持之后,进一步激发了各类农工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少合作社从小到大、从自由发展到日渐规范,在探索与实践中迸发出无尽活力。

“组建合作社是土地‘二次飞跃’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团场改革的有效平台,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引擎。抓好农工专业合作社建设,就是抓住了农业生产的‘脉搏’,抓住了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该团经济发展办公室科长金瑞凤说。

在特色产品销售上,该团以“105商城”为核心,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体系建设为标准,先后立足哈密瓜、精品南瓜、有机西瓜、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全力构筑团场电子商务平台。

在职工培育和引导上,该团通过典型示范、学习培训、指导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职工由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向“互联网+”经营理念转变。

十一连职工钟成勇说:“现在是一个网络普及的时代,线上线下搞销售,既方便又省事。”

该团积极引导团合作社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做好物联网技术应用,开辟网上营销渠道,由订单驱动种植,全面实现“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引导不同经营主体发挥资金、人才、技术优势开办特色网店,推进团农业现代化步入“快车道”。

体制创新 激发内生动力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解决了困扰兵团发展几十年的难题。”该团党政办主任杨敏说。

一〇五团按照师市党委关于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要求,大力推进改革,团场12个基层连队完成支部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两委”选举工作。

十一连党支部书记张大军说:“兵团的根在团场,团场的根在连队,更确切地说就是基层连队是兵团的根基所在。作为连队‘两委’成员,就要带领职工履行职工义务,增收致富,建设好我们的连队。”

在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中,一〇五团全团上下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新选举产生的连队“两委”成员积极转变工作角色,在各项工作中积极服务职工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虽然连队‘两委’选出来了,但是如何积极引导职工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规避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职工增收是我们现在乃至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所要解决的难题。”该团二连连长刘权说。

“采用能人牵头,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经营模式,组建和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订单种植农业,坚持走多元化经济这是我们今后在促进职工增收上的一个突破口。”四连党支部书记陈刚说。

改革后,职工的自主选择权更大了,今年开春,职工们完全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种植,职工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团共种植棉花9万亩,番茄3000亩,西甜瓜1.2万亩,其他作物2000亩。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也是此次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一场重头戏。团场学校、医院全部交由师市统一管理,教育、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整合。